本报讯 今年春季以来,温县共完成绿色廊道建设总面积3800余亩,其中完成焦温高速公路绿色廊道建设908亩,完成南水北调渠补植补造林木730亩。为进一步提升“创森”成果,将境内主要道路两侧建设成为绿化层次丰富、四季有绿的生态带、产业带,近段时间,温县按照市委、市政府的统一部署,以迎接“一赛一节”为动力、以巩固造林质量为目标,明确责任、强化措施,新植树木施肥、修枝、除草、治虫等管护工作取得明显效果。
责任落实到位。绿色廊道建设对改善区域生态环境、树立地方形象至关重要。为高质量、按时完成新植树木管护任务,春季造林结束后,该县政府及时召开专题会议,明确县政府主管领导牵头督导树木管护责任,将管护责任具体落实到各乡镇街道、村组,防止发生人为损坏苗木现象。该县林业部门组织技术人员定期对高速路、南水北调渠等绿色廊道所植树木进行全面排查;对道路两侧的倒伏树木,通知各相关乡镇街道及时组织人力培土扶正,防止苗木毁坏,并要求各造林大户及时做好苗木修枝、灌溉浇水、培土保墒、换苗补植、统一涂白等工作,确保苗木发芽成活。
政策宣传到位。该县在绿色廊道造林工程现场悬挂宣传横幅,在主要街道刷写宣传标语,多渠道向广大群众宣传植树造林、护树政策等重要内容。同时,该县建立高速路、南水北调渠廊道绿化微信群,将相关乡镇街道的造林、管护动态第一时间在群里发布,将上级关于廊道绿化工作的部署在群里传导,营造“人人参与、人人保护”的良好氛围。
措施创新到位。该县以耕代抚,发展林下经济成为促进管护工作的有效举措。根据科学的造林模式和林木前期良好的通风透光条件,造林户积极推广林下间种花生、大豆、红薯、辣椒、花卉苗木等复合经营,林地综合效益尤为明显。通过深翻、施肥、除草、灌溉、治虫等田间耕作,为树木营造良好的生长环境,带动林地的施肥、修枝、防病、治虫等工作,林地抚育管理水平逐步提高。截至目前,该县高速路两侧共发展林下间作700余亩,预计年可增收140万元;南水北调渠两侧发展复合经营面积4000余亩,年可增收800余万元,实现以短养长、林农共赢。
监管督查到位。在春季造林期间,各相关乡镇街道把新植树木浇水保成活作为首要工作来抓,及时组织人力对新植树木普浇三遍“救命水”,最大限度地提高树木成活率;县森防部门加强对林木的病虫害监测、预报和防治工作,确保树木安全生长。同时,该县廊道建设领导小组办公室加大对乡镇街道管护工作的监管力度,对措施不力、浇水不足、造成新植树木成片死亡的,进行全县通报批评,并责成立即整改到位,确保新植树木的成活率。 (王红亮 李拥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