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2版:要闻 上一版3  4下一版
用镜头定格生活之美
市领导督导检查 双节食品安全保障工作
做好十一黄金周假日旅游工作
图片新闻
我市召开推进 县乡人大工作和建设 经验交流会
强化粮食系统服务型行政执法建设
图片新闻
发挥监督职能 提供纪律保障
市政协组织委员视察全域旅游建设
双周精选(9月8日至9月22日)
 
   
  数字报
 
焦作日报 | 焦作晚报 | 焦作网 | 焦作论坛 | 网上投稿
上一期 版面导航    
下一篇4 2017 年9月28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用镜头定格生活之美
——记温县县委宣传部新闻科科长徐宏星
移动用户:发送短信 jzsjb 到 10658300 即可订阅《河南手机报焦作版》,3元/月。不收GPRS流量费。
联通用户:发送短信 3jz 到 10655885 即可订阅《河南手机报焦作版》,3元/月。不收GPRS流量费。
电信用户:发送短信 42 到 106592066 即可订阅《河南手机报焦作版》,3元/月。不收GPRS流量费。
登录 焦作网weibo.com/jzwww焦作手机报weibo.com/jzsjb) 官方微博参与互动
版权声明:焦作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复制、转载或建立镜像等。
联系电话:0391-8797395
分享到:
  主人公座右铭
 
   

  本报记者 张 璐

  1993年,徐宏星从师范学校毕业后来到温县一所乡村小学担任数学教师,他的课被誉为“样板课”,经常有外校老师前来听他讲课。2007年,徐宏星被借调至温县县委宣传部新闻科工作,从教师到新闻工作者,角色变了,他那股认真劲儿没有变。

  怀着对新闻摄影的热爱,徐宏星用攒了3个月的工资买了一部单反照相机,师从河南日报社摄影记者王天定、焦作日报社摄影记者杨帆学习摄影技巧。从拿起照相机的第一天起,徐宏星马不停蹄,跑遍了全县所有乡镇,用镜头定格生活之美。

  去年秋天,在一望无际的古温大地上,怀菊花花团锦簇,铁棍山药也到了收获时节。

  在岳村街道吕村,徐宏星趴在一米多深的山药采挖沟里,一边手摁照相机快门,一边和一位农民拉家常:“老哥,你家的山药根根都有一米长,这么好的铁棍山药,能卖个好价钱吧?”

  这位农民憨厚地笑着说:“山药长得好,俺自然要卖个好价钱!”徐宏星抓拍到这位农民淳朴的笑容,但仔细一看,又发现少了劳动中的动感。他决定继续拍,又问农民:“老哥,你挖你的山药,我不打扰你,我想,你这山药种得这么好,下了大功夫吧?”

  “人勤地不懒。不下大功夫种不出好山药。”这位农民笑着说,挖出的土也扬到徐宏星眼前。“咔嚓”一声,徐宏星终于拍到了他理想的照片。

  在赵堡镇留村怀菊花采摘现场,徐宏星与一位农村大娘相谈甚欢。当农村大娘端着装满怀菊花的簸箕准备往竹筐里倒时,他端着相机赶紧去地垄边抢拍,却一脚踩在一个破竹筐上,瞬间感到脚脖一阵刺痛,可他顾不上那么多,就势半蹲着拍下了如瀑布般倾泻而下的怀菊花和农村大娘丰收的喜悦。拍完照片后,徐宏星才发现,右脚脖被竹签刺破,鲜血染红了袜子。

  徐宏星拍照片像打仗,有股拼命三郎的劲头。从事新闻摄影工作10年来,他下过40米深的井底,上过30米高的脚手架,对于有恐高症的他来说,这是极大的挑战。再危险的地方,他敢闯;一般人认为进不去的地方,他有办法“混”进去;一般人认为出不了好新闻的地方,他能拍出好照片。“坐在办公室或者轿车里,不深入农村、工厂、学校,是拍不出好照片的。”徐宏星说。

  通过徐宏星的镜头,人们认识了全国“孝亲敬老之星”武苗苗。武苗苗及其家庭也得到了社会更多的关爱。

  徐宏星主拍的“我为老兵拍张照”系列照片发表后,引起社会强烈反响,让温县一名年逾九旬的抗战老兵成了网红。

  徐宏星不仅是一位新闻摄影工作者,更是一位社会活动家。他利用节假日走遍全县262个行政村,寻找濒临失传的传统民俗节目,拍摄了《背桩行水》《西周老虎》《武德镇抬鼓》等系列照片,把温县厚重的文化呈现在世人面前,为保护和传承传统民俗节目作出了贡献。

  记者手记

  用双脚丈量民情,用镜头定格生活之美。徐宏星由一个新闻摄影的“门外汉”,通过不懈努力和艰辛付出,终于成为全国新闻摄影界的佼佼者。他用独特的视角,以图像化的形式表现家乡美丽景色,反映百姓生活,打动了无数读者。

 
下一篇4  
 
   
   
   

焦作日报社数字报刊  地址:焦作市人民路890号 报业·国贸大厦  焦作日报社主办  邮编:454002  电话:0391-8797395
豫ICP备14012713号
所有内容为焦作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
焦作日报客户端
焦作日报微信公众号
焦作网微信公众号
焦作网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