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经,偏离中原城市群十字形交通干线,又有黄河天然阻隔,一度让焦作这座修建了全省第一条铁路的城市颇为尴尬,头顶能源大市、工业强市、旅游名市等一块块金字招牌,却如一颗孤悬的明珠,令人可望而不可即。
如今,随着郑焦铁路的开通,以及太原至焦作铁路项目的开工建设,以高铁为代表的大交通时代帷幕已经拉开,焦作以“加强版”的方式书写着城市的发展轨迹。帷幕背后,风光无限。
9月28日,记者在太焦铁路建设现场看到,建设者们挥汗如雨,浇筑桥墩、预制桥梁、掘进隧道……一项项工作有条不紊,稳步推进。在中铁七局太焦铁路焦作制梁场内,各类大型作业机械开足马力,正在紧锣密鼓对工程建设所需的预制箱梁进行浇筑;位于沁阳市常平乡九渡村的太焦铁路太行隧道施工现场,数十名施工人员正在借助隧道防水作业平台对隧道壁实施防水作业,一派繁忙景象。
2016年10月21日,太原至焦作铁路(河南段)建设动员大会在博爱县召开。时任河南省副省长、米字形铁路建设指挥部指挥长赵建才一声令下,太焦铁路项目(河南段)正式开工建设。
太原至焦作铁路的开工建设,饱含着省委、省政府的深切关怀,承载着焦作人民的希望和梦想。作为国家批复的河南省规划中的米字形铁路的组成部分,太焦铁路能够有效实现中原城市群与太原城市群的集群对接,对我市铁路建设新跨越具有更加重要的意义。
为紧紧抓住这次全国铁路建设的黄金发展期,市铁路办按照市委、市政府的安排部署,多次赴京、赴省,主动加强与中国铁路总公司、省发改委、铁三院等相关单位的汇报沟通,并多次实地勘察,积极协调沿线沁阳市、博爱县、解放区、中站区以及市直有关部门认真做好项目前期工作。
2016年5月16日,国家发改委批复了太焦铁路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2016年5月21日,河南、山西两省政府与中国铁路总公司联合批复了太焦铁路项目初步设计方案。
太焦铁路途经山西省太原市、晋中市、长治市、晋城市和河南省焦作市,总线路长度362.1公里,其中,在我市境内33.4公里,不仅要经过太行山区,还要经过我市市区的繁华地段,沿线有不少大型工程,征迁任务并不轻松。
市委常委、宣传部长贾书君,副市长魏超杰,市政协副主席杜宇多次深入太焦铁路征迁一线,召开征迁工作和工程建设推进会,安排部署我市征地拆迁、三电迁改和管线、道路、沟渠改移等工作。市铁路办根据任务建立了工作台账,实行一周一督导、一周一通报、一周一排名,通过召开推进会、现场督导等方式对沿线各县(市)区及相关部门工作进行了督导。
截至目前,我市已交付红线内用地约25.46公里,占总长度33.4公里的81%,已签订居民房屋征迁协议290户,占任务数319户的91%,拆除各类房屋近11万平方米,大临用地和大田地已全部交付,跨石河桥、丹河特大桥以及太行隧道、九渡隧道、老马岭隧道等施工用地已交付。
太焦铁路河南段全部位于我市境内。其中,1标段工程自博爱县上期城特大桥至沁阳市常平乡豫晋交界处,由中铁隧道局集团有限公司承建;2标段工程自上期城特大桥至郑焦铁路焦作站,由中铁七局集团有限公司承建。
项目的控制性工程率先开工。“太焦铁路河南段有太行隧道、九渡隧道、老马岭隧道等全线控制性工程。这些隧道要穿越的太行山主山脉,地质条件复杂,要保证全线如期贯通,这一标段的建设至关重要。”中铁隧道局集团有限公司太焦铁路项目经理部一分部负责人康旭鹏告诉记者。
据了解,中铁七局集团有限公司承建的工程已完成实验室2处、钢筋场3处、搅拌站1个、梁场1处、制梁台座6个,今年8月份第一孔预制梁完成,目前已累计完成4孔预制梁。中铁隧道局集团有限公司承建的工程,已建成项目驻地、分部驻地、标段中心实验室和标段钢构加工厂。火工品库、拌合站已建成并验收使用,施工便道、施工水电设施已满足现场施工需求,太行隧道出口洞口、九渡隧道进口洞口、老马岭隧道出口洞口导向墙和截水天沟已完成,已完成隧道310米,丹河特大桥桥墩正在施工,已完成墩台4个。
2020年该项目建成后,将与已开通的郑焦铁路贯通。届时,乘高铁从郑州出发经焦作到太原只需两个小时,这条贯穿河南省和山西省的高铁“大动脉”,犹如一条金丝带,将焦作这颗豫北明珠,串在了新的经济增长带上。①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