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3月初开始,仅用两个月时间,解放区王褚街道东于村的195户南水北调绿化带工程征迁户全部搬迁,该村的工作经验在全市推广。
都说征迁难度大,东于村的征迁进展为何如此“神速”?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取得如此成绩,得益于该村党总支在征迁工作中创新实行了“党组织带动、党员带头、群众积极参与”的工作机制,为征迁工作注入强大动力,打下了坚实的组织基础。
创新工作机制是推进和谐征迁的主抓手。在部署征迁工作前,该村党总支对服务征迁群众的党员干部进行专业培训,使“两学一做”学习教育进一步常态化、制度化;开展“党员奉献征迁一线、我为党旗增光添彩”、党员“设岗定责、亮岗履职”等主题实践活动,明确要求党员干部在征迁安置工作中向群众公开职务、工作职责、联系电话等信息,方便群众联系;组建17支工作小组,不仅开展政策宣讲、协议解答、搬家装卸等常规服务,还对年老体弱、临产孕妇、高危病人等特殊群体进行特殊照顾,真正做到“群众不理解不搬迁、问题不解决不搬迁、条件不具备不搬迁、方案不周密不搬迁”,赢得了群众的支持和理解。
此外,该村党总支逐户分析征迁群众的合理诉求与实际困难,建立“一户一卡一档案”,每天列出任务清单,督导分包单位严格落实,并进行对表销号。同时,该村党总支严格维护征迁工作纪律,坚持刚性政策与柔性操作并重,“一把尺子量到底”,决不允许违反政策、私自承诺、乱开口子,积极协调开展帮扶解困活动,着重解决部分暂无过渡房源群众的实际困难。对部分个体户,该村党总支想办法解决他们搬迁后的经济来源问题;对部分无生活和劳动能力的特殊群众,积极与市、区两级民政部门和残联沟通,全力为他们申请相关政策补助。
该村两委干部姬民成有90多岁且身患重病的母亲需要时刻照顾,但为了让丈夫按时完成征迁工作,他的妻子完全担负起照顾老人的责任。姬民成全身心投入征迁工作,母亲离世时,他没能守在身边,留下了终身的遗憾。该村征迁工作队员张明亮是村委会的一名电工,他积极走访入户,任何时间都能做到随叫随到,保证了拆迁区的电路畅通。在征迁工作中,连续工作多日,由于饥饿和疲惫,他从梯子上跌落下来,在坚持数日完成工作任务后,才发现肋骨断了两根。该村征迁队员张跃进是村民小组长,身为拆迁户,他率先带头签订征迁协议,搬空拆除房屋,并带动群众积极配合征迁。村民郑跃进自愿将院子腾出来,无偿交给征迁指挥部使用,并第一个在征迁协议上签字。该村老党员张治聪得知拆迁消息后,不仅自己签字搬迁,还动员亲戚、邻居尽快签字搬迁。该村村委会副主任张备在征迁工作开始后,全身心投入工作,没时间照顾孩子,导致孩子患上肺炎住院治疗……
“党员干部作示范”“从党员干部做起,从党员干部的家属、亲戚做起”……在此次南水北调绿化带工程征迁安置工作中,东于村这些响亮的口号是该村党员干部工作实践的真实写照,他们用行动感动了身边的群众。也正是该村党总支充分发挥了“战斗堡垒”作用,东于村的征迁工作才能顺利开展,提前完成。在“榜样的力量”焦作市庆祝建党96周年颁奖典礼上,该村党总支被授予“十佳先进基层党组织”荣誉称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