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2版:要闻 上一版3  4下一版
征迁一线党徽闪耀
市领导督导检查煤矿安全生产工作
全市法院执行攻坚第二战役总结 暨第三战役动员会召开
走进“焦作后花园” 感受大美中站
图片新闻
精准扶贫 不落一人
“旅游+演艺” 打造嘉应观景区新名片
有规可依 前景可期
2017年市委党校秋季班学员 到孟州开展现场教学考察活动
 
   
  数字报
 
焦作日报 | 焦作晚报 | 焦作网 | 网上投稿 | 太极拳网
上一期 版面导航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17 年10月11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精准扶贫 不落一人
——孟州市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探秘
移动用户:发送短信 jzsjb 到 10658300 即可订阅《河南手机报焦作版》,3元/月。不收GPRS流量费。
联通用户:发送短信 3jz 到 10655885 即可订阅《河南手机报焦作版》,3元/月。不收GPRS流量费。
电信用户:发送短信 42 到 106592066 即可订阅《河南手机报焦作版》,3元/月。不收GPRS流量费。
登录 焦作网weibo.com/jzwww焦作手机报weibo.com/jzsjb) 官方微博参与互动
版权声明:焦作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复制、转载或建立镜像等。
联系电话:0391-8797395
分享到:
 
   

  (上接一版②)对有创业热情、创业条件的贫困户,稳妥及时解决创业贷款资金,帮助开展创业。另一方面,用好精准扶贫就业资金补贴,大力扶持发展精准扶贫就业基地,切实让困难群众在家门口实现就业。对丘陵地区乡镇,继续发展油料牡丹种植、乡村旅游开发等短平快的产业,多渠道增加群众收入。

  就业扶贫“挖穷根”。该市深入开展“百企帮百村”活动,各乡镇(街道)认真统计贫困户的劳动力数量、性别、年龄等情况,积极与帮扶企业对接,做好就业技能培训、岗位选择等,切实让贫困劳动力实现稳定就业、长期就业。

  方式怎么转:创新扶贫模式,更注重效益到户,让贫困户粘在产业链上

  转变扶贫方式并非易事。一些地方面临两难问题:把钱直接发给农民,小打小闹,难见效;如果扶持龙头企业,产业旺了,老板富了,却难带动贫困户。扶贫项目能不能精准到户?关键是模式创新。

  该市的做法一是美丽乡村建设带动脱贫解困。

  该市今年来按照“一修复三实现”的基本理念,对照省、市“通、净、绿、亮、文”的标准要求,全面推广“老家莫沟”生态模式,加快建设美丽乡村。借鉴莫沟村建设经验,对周边的源沟、古周城、耿沟、南咀等较为典型的丘陵地区村庄,推行“一修复三实现”生态模式。目前,古周城、耿沟、南咀美丽乡村规划正在编制。全市确定的27个美好乡村和47个宜居乡村建设正在深入推进“七改一植”工作。目前,全市90个村3万余农户用上了城市自来水,其他村全部完成了农村安全饮水工程;农村生活污水处理设施建设已在赵和镇上寨村、西虢镇莫沟村、化工镇许庄村试点推进。98%以上农村已完成主次街道路面硬化。80个村2万余农户已经通上天然气,使用清洁能源的农户占全部农户的70%以上。

  二是建设旅游环线助推脱贫解困。该市农村公路旅游环线建设,起点位于莫沟村口,终点位于吉利区S245邵吉线,对岭区乡村道路进行美化、亮化,鼓励沿线群众种植经济效益好、观赏效果好的油菜、油料牡丹等,建设“一路一景、三季有花、四季常绿”的乡村旅游环线。通过旅游环线建设把岭区的乡村串联到一起,发展乡村旅游,带动群众增收致富。该市槐树乡源沟村成立孟州市鹏源农业发展有限公司,采取成立合作社、引导村民入股等方式,“量化到户、股份合作”,抱团入股合作社,把贫困户粘在产业链上。该村300亩油料牡丹获得丰收的同时,今年种植的30亩山东沾化冬枣即可见效,亩均产值可达3万元至5万元,贫困户每人每月可增加收入1200余元。

  资金怎么来:创新机制,资金整合,精准扶贫不撒胡椒面

  该市出台贫困县扶贫资金整合政策,明确项目资金应统尽统。同时,强化金融扶贫,在出资300万元设立扶贫小额贷款担保基金的基础上,出台了《孟州市扶贫小额信贷助推脱贫攻坚实施方案(暂行)等五个方案》,拿出500万元设立风险补偿金,进一步加大扶贫开发的金融信贷支持力度。

  “政策给了定心丸,扶贫不再撒胡椒面。”记者在该市采访,听到基层扶贫干部这样说。

  “老家莫沟”建设,今年年初以来就整合资金1000余万元,完成了全村石材路铺设和农户改造任务;栽植各类苗木2000余株;艺术家部落、摄影家小院主体建成;莫沟小学、企业组团正在施工。源沟村建设,按照“扶贫扶出美丽乡村”的指导思想,实施和睦大讲堂、党群服务中心、农村淘宝店、村内道路硬化、观光步道、天然气进村、改厕、垃圾处理站、发展特色种植等23个项目,目前均正在推进。“老家莫沟”的贫困户纷纷脱贫,也带动了周边乡村的旅游发展。

  记者在该市化工镇仅有的两个贫困村东光村、谢庄村看到,这里的血参、地黄种植很流行,过去由于缺乏资金,品种单一、产量低。该市通过整合资金,加大投入,使每个村都成立了特种种植合作社。合作社通过合作互助把贫困户的土地经营起来,通过种植血参、地黄等,贫困户今年人均预计可增收2000多元。

  有钱用在“刀刃上”,如何防止“跑冒滴漏”扶强不扶弱?该市的做法是:联合立项、联合审批、联合验收,资金直达施工方;组织第三方对实施项目、拨付资金进行绩效考核,通过事前、事中、事后的监督检查,把专项资金精准使用在扶贫上。

  责任咋落实:挂图作战,签军令状,不脱贫不收队

  该市专门成立精准扶贫总指挥部,把减少贫困人口数量作为主要考核指标。市、乡、村层层签订“竞进脱贫、决战决胜”军令状,向所有村都派了第一书记,向23个贫困村、146个重点非贫困村派驻帮扶队169支、帮扶责任组169个。一村一个工作队、一户一个责任人,精准入户结对帮扶,确保精准扶贫,不落一人。

  建立月考评机制。该市对各乡镇(街道)、驻村帮扶单位的脱贫攻坚成效进行综合考核,促进各级责任落实。在政治上予以倾斜,对23个省贫困村第一书记扶贫成效突出的,按照三分之一的比例优先提拔重用。

  该市扶贫党员自觉佩戴党徽,农村党员家庭悬挂“共产党员家庭”牌子,市直机关、企事业单位设立“党员形象展示台”,相关单位特别是窗口单位,设置“党员先锋岗”“党员示范岗”“党员责任区”等醒目标志牌。

  该市驻槐树乡源沟村第一书记杨志军在抓扶贫工作的同时,狠抓组织建设。先后筹措投资7万元重建村党组织阵地,规范组织生活,建立“两学一做”“3+1”等学习工作机制,整合村两委、党员和36名帮扶责任人力量,组建脱贫攻坚先锋队。

  脱贫攻坚,干部“结穷亲、帮穷户、拔穷根”,确保帮扶到户。该市河雍街道东田丈村党支部书记花明奇拿自家产业作担保,帮助村民贷款;积极引导村民发展大棚种植产业,建设了东田丈村旅游观光园区,带领群众走共同致富道路。

  在该市,每个乡镇都绘制有一幅精准扶贫作战图,每个贫困户要有一个档案盒,将贫困户入户调查表、帮扶脱贫计划、干部帮扶情况、脱贫评估表等资料建档立卷。驻村帮扶工作队和第一书记坚决做到“不脱贫不脱钩、不脱贫不撤队”。

 
3上一篇  下一篇4  
 
   
   
   

焦作日报社数字报刊  地址:焦作市人民路890号 报业·国贸大厦  焦作日报社主办  邮编:454002  电话:0391-8797395
豫ICP备14012713号
所有内容为焦作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
焦作日报客户端
焦作日报微信公众号
焦作网微信公众号
焦作网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