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3版:中国·世界 上一版3  4下一版
做最好的自己
五组数据读懂正风反腐这五年
十九大新闻中心正式开始对外接待服务
IMF为何上调全球及中国经济增长预期
全球肥胖青少年40年增加10倍
亚洲最大航空配餐中心开工
拉美饥饿人口10年来首次增加
河南返乡创业者 最高可获3000万元贷款
我为祖国探矿藏
 
   
  数字报
 
焦作日报 | 焦作晚报 | 焦作网 | 网上投稿 | 太极拳网
上一期 版面导航    
下一篇4 2017 年10月12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大国工匠”耿家盛:
做最好的自己

移动用户:发送短信 jzsjb 到 10658300 即可订阅《河南手机报焦作版》,3元/月。不收GPRS流量费。
联通用户:发送短信 3jz 到 10655885 即可订阅《河南手机报焦作版》,3元/月。不收GPRS流量费。
电信用户:发送短信 42 到 106592066 即可订阅《河南手机报焦作版》,3元/月。不收GPRS流量费。
登录 焦作网weibo.com/jzwww焦作手机报weibo.com/jzsjb) 官方微博参与互动
版权声明:焦作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复制、转载或建立镜像等。
联系电话:0391-8797395
分享到:
 
   

  坐在笔记本电脑前,熟练操作CAD的耿家盛更像是一名IT工作者。然而,从油漆工到车工,再到跨界研究环保厕所,党的十九大代表耿家盛对自己的定位从来没变:“我就是一名工人,永远要做最好的自己。”

  玩“跨界”:老车工的新担当

  今年54岁的耿家盛,是云南冶金昆明重工有限公司首席技师。对于干过30多年车工的他来说,研发环保厕所无疑是一次“跨界”。然而,作为公司转型的代表,环保厕所成了老车工耿家盛近两年的主要工作。

  2016年,昆明重工将生产移动式生态环保厕所作为企业转型的突破口,公司“第一车工”耿家盛担任研发小组组长。耿家盛带领团队从零基础学起,查资料、向人请教,前后花了3个多月的时间,环保厕所终于从概念变成了实物。

  到今年4月,耿家盛团队研发的环保厕所已进入规模化生产阶段,“第四代产品每天可以满足400多人次使用。”耿家盛很自豪地说。

  搞创新:不断提升才不会被时代淘汰

  这不是耿家盛第一次玩“跨界”,1982年从技校毕业后,耿家盛原本在昆明铣床厂当油漆工。两年后,他调入昆明重机厂改行当起了车工。从最基础的摇手柄学起,在厂里请教老师傅,回家再问同为车工的父亲,零基础的耿家盛很快成为厂里的骨干。

  “一个技能不能吃一辈子,在时代面前很多东西不发展就会被淘汰,必须不断挑战自己。”耿家盛说。

  改行做车工后,耿家盛与磨刀结下了不解之缘。30多年来,到底磨过多少把车刀,他自己也算不清了。正是在不断磨刀的基础上,耿家盛对车刀的角度、材质有了更深的认识,为他后来不断改造车刀、改进工艺提供了条件。他几乎年年都有一两项技改成果,自己最满意的“螺纹加工快速返程法”,就是在不断的生产实践中琢磨总结出来的。这项2006年的发明,可以提高30%的生产效率,并已申报国家专利。

  谈精神:人品比做事更重要

  从技校毕业的油漆工到加工行业的“一把刀”,从一名学徒到一位“名匠”,耿家盛用30多年的执着与坚守诠释了工匠精神。“首先要爱岗敬业,只有甘于寂寞,坚持几年、几十年在岗位上工作,才会有创造发明和技术革新。”耿家盛这样说,也是这样做的。

  从2003年参加全国职工职业技能大赛获得名次起,耿家盛又先后获得全国五一劳动奖章、全国劳动模范、全国优秀共产党员等荣誉。

  “我一直记着两句话:天干饿不着手艺人、人品比做事更重要。”耿家盛毫无保留地将自己的技术传授给车间同事以及自己的徒弟。他认为,人才是企业宝贵的财富,也是国家发展、社会进步的基础。

  (据新华社昆明10月11日电)

 
下一篇4  
 
   
   
   

焦作日报社数字报刊  地址:焦作市人民路890号 报业·国贸大厦  焦作日报社主办  邮编:454002  电话:0391-8797395
豫ICP备14012713号
所有内容为焦作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
焦作日报客户端
焦作日报微信公众号
焦作网微信公众号
焦作网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