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接一版)并通过窄门大峡谷停车场土特产集散中心、窄门水库等项目建设,打造中站区北部山区的旅游明珠,帮助山区群众实现旅游脱贫。
中站区龙翔街道许河村是近代著名历史事件“许河事件”的发生地,是我市著名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红色旅游资源丰富。近年来,许河村通过发展“红色游+农家乐”,开启山村生态旅游模式,使村民年人均收入由不到2000元提升至4000元,增加了一倍。
许河村党支部书记毋绪海说,现在,该村正以“四城联创”活动为契机,大力整治村容村貌,开发水帘洞自然景观、民宿,打造特色采摘园,为游客提供“红色游+农家乐+特色采摘+自然景观”的旅游项目。
坐在村口老槐树下盘算发展大账的毋绪海,已成山村旅游开发的行家里手。
全域旅游是全新的产业概念,焦作市争创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市,是推动旅游业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发展的“焦作实践”。中站区强化全域旅游发展理念,激活发展因子,演绎着焦作全域旅游发展中的“中站实践”。
该区不仅在赵庄村、许河村,而且在地处北部山区的北业村、周窑村、桑园村、中围村、十二会村、栗井村、龙洞村,村村有项目,村村有特色,村村有愿景,全域旅游时代的到来让往日的穷山沟发生了嬗变。
如今,发展乡村旅游促扶贫,中站全域一盘棋。
在龙洞街道龙洞村,中站区将废弃多年的工业遗产重新利用,建设武钢工业文化园区,打造集精品小吃、民俗体验、养生度假于一体的豫西北特色风情小镇;在龙翔街道北业村,中站区将红色教育基地、文化国学院、养心步道有机融入北业健康养生小镇项目;建设正酣的龙翔山国际度假区将被打造成中国北方的“莫干山”。这些投资均在10亿元以上的旅游项目,建成后必将有效带动周边群众脱贫致富。
记者注意到,遍布中站北部山区的特色采摘游、农家乐生活体验游、民宿民俗游等,与度假区、特色小镇、文化园区共同编织了一张充满立体感的旅游产业网,“网”住了山区贫困群众增收致富的绿色GDP。
今年是中站区生态建设提升年,该区将全域旅游发展与全市中心工作紧密结合、相互促进,达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结合“四城联创”工作,中站区突破乡村旅游发展瓶颈,将基础设施建设向贫困山区延展,规划建设了城区与山区互联互通的北部山区“3060生态旅游圈”(“3060”指30公里旅游路程和60分钟旅游车程)。该区实施山区绿化造林1.2万亩,在龙洞村、许河村、大洼村、东张庄村、赵庄村、桑园村、北业村等北部山区旅游环线村庄全力推进特色经济作物种植,力争用3~5年时间,建成30公里的彩色花廊和15平方公里的桃杏林。结合全市水系建设,该区重点推进黑臭水体治理工作,在贫困山区筑坝蓄水。结合“美丽乡村”建设,该区在北部山区掀起“厕所革命”。
据了解,今年,中站区有望实现1350名贫困人口稳定脱贫。
中站秋色美如画,画中景美人更美。采访中,记者深刻地感受到,焦作全域旅游发展的“中站实践”,就是山区贫困群众心中的致富梦想。梦想,点燃创业激情;创业,改变贫穷命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