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3版:焦作网谈丨新闻时评 上一版3  4下一版
喜看家乡变化 为我家乡点赞
儿童“触网”还需多引导重监管
“共享单车”被人频频骑进小区
“苹果取消打赏抽成”是市场的胜利
“汉服小哥哥”
世相漫画
快递企业相继涨价,成本公开谁来说明?
中弘名郡城项目前期物业服务招标公告
公告
 
   
  数字报
 
焦作日报 | 焦作晚报 | 焦作网 | 网上投稿 | 太极拳网
上一期 版面导航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17 年10月13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今日话题】
“汉服小哥哥”

移动用户:发送短信 jzsjb 到 10658300 即可订阅《河南手机报焦作版》,3元/月。不收GPRS流量费。
联通用户:发送短信 3jz 到 10655885 即可订阅《河南手机报焦作版》,3元/月。不收GPRS流量费。
电信用户:发送短信 42 到 106592066 即可订阅《河南手机报焦作版》,3元/月。不收GPRS流量费。
登录 焦作网weibo.com/jzwww焦作手机报weibo.com/jzsjb) 官方微博参与互动
版权声明:焦作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复制、转载或建立镜像等。
联系电话:0391-8797395
分享到:
 
   

  康伟是西南石油大学工商管理专业的一名男生,也是校园里很特别的一位同学。他是一位忠实的汉服爱好者,在校园里践行“全日制穿汉服”,除了一些规定着装的场合,他都会穿汉服。这样的行为曾让一些同学不理解,但因为对于汉服以及传统文化的热爱,他坚持了下来,并把这种文化传递给更多人。随着汉服文化的普及,越来越多的同学也理解了康伟的行为,亲切地称他“汉服小哥哥”。对此,你怎么看?

  【观点1+1】

  @幸福一路绿灯:很多年轻人都穿过汉服,但像康伟这样“全日制穿汉服”的同学并不多,他的行为应该算是传承了我国的传统文化,可谓雅俗共赏。

  @露丝独特:很多人都追求时尚,但相当一部分人并不知道“复古”也是一种时尚。汉服文化博大精深,需要年轻人深入理解和发掘,“汉服小哥哥”做的正是十分有意义的事情。

  @云盅慢步:我们不妨给他一些鼓励。我们应该鼓励康伟同学崇尚个性之美,但这并不意味着引导大家都去穿汉服,而是鼓励大家追求有文化品位的个性之美,以此丰富工作生活。

  @万里箐空:大学生康伟对汉服文化非常痴迷,我们不应该排斥这种个性之美。穿汉服,就是展现个性之美的表现形式,穿上汉服能使人显得温文尔雅,具有君子风度,这与一些人穿上奇装异服彰显个性的行为相比,更加文明且更有品位。

  @贵贵的蒲公英:怎样着装是个人的自由,只要不违背公序良俗就好。汉服是中国的传统服装,鼓励大学生在校园里穿汉服也是对传统文化的传承,挺好!

  @邵武古山何氏:“全日制穿汉服”可以是个人爱好,但不要成为“文化绑架”!

  @王者微小:穿汉服不一定真正热爱中华传统文化,真正热爱中华传统文化也不一定必须穿汉服。传承优秀传统文化,应该少一些形式、多一些实质,穿汉服只是一种形式上的“复古风尚”,我们更要让优秀传统文化入心、入脑。

  @江苏日月江南:在校园里践行“全日制穿汉服”,是康伟的权利,但汉服毕竟是一种“文化过去式”,与现代审美观和衣服的实用性相比有极大差异,我们不可能让汉服在社会上“全面复活”。因此,“全日制穿汉服”作为个人行为可以理解,也值得敬佩,但“全民跟进”就没有必要了。

  @晓平王:“汉服小哥哥”,穿自己的汉服,走自己的路,让别人去说吧。

  【下期话题】

  旧楼装电梯

  您有啥建议?

  日前,记者从市城乡规划管理局了解到,《焦作市既有住宅增设电梯办法》公开征求意见活动于9月29日结束,市民提出了许多建议。为进一步推进我市既有住宅增设电梯工作,市城乡规划管理局向社区代表、电梯公司及相关部门发出邀请,计划本周五召开座谈会,研究、解决市民提出的问题和建议,破解旧楼加装电梯难题,同时学习北京、杭州等开展旧楼加装电梯工作较好的城市的先进经验,使我市既有住宅增设电梯工作真正落地。对于这项工作,您有啥建议?

  (参与热点话题讨论,请关注《焦作日报》官方微博:@焦作日报)

  本期栏目主持人 本报记者 麻 酩

 
3上一篇  下一篇4  
 
   
   
   

焦作日报社数字报刊  地址:焦作市人民路890号 报业·国贸大厦  焦作日报社主办  邮编:454002  电话:0391-8797395
豫ICP备14012713号
所有内容为焦作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
焦作日报客户端
焦作日报微信公众号
焦作网微信公众号
焦作网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