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栏的话
五年砥砺奋进,书写盛世华章。党的十九大即将胜利召开,这次大会,必将激起全国人民对美好生活的更大向往,必将描绘更加美好的发展愿景,怀川儿女翘首期盼,聆听党的十九大越来越清晰的足音。从今日起,本报特开设《十九大时光》专栏,记者带您一起走进田间、社区、企业、机关、学校,倾听基层干部群众爱党爱国的热切心声,与他们共话发展巨变,共同记录这段特殊而又美好的“十九大时光”。
喜迎十九大,家乡看变化。昨日上午,记者来到对接郑焦融合发展“桥头堡”的武陟县詹店镇进行采访。
走进该镇马营村,“喜迎党的十九大,撸起袖子加油干”“喜迎党的十九大,不忘初心跟党走”“祝伟大祖国繁荣昌盛”“以优异成绩向党的十九大献礼”等喷绘、标语张贴在街道两旁的墙上,让人顿生浓浓的喜悦心情。
记者见到该村村民秦全胜夫妻时,夫妻俩正准备到村头的河南省帝一方制药有限公司上班。聊起村里的变化,夫妻俩感慨万千。
秦全胜说,虽说村里离郑州近,但由于村里路不通,经济不发达,没活干,夫妻俩2003年就到郑州打工了。
“舍弃孩子,丢下老人,在外面闯荡10年也没攒着钱。”秦全胜的妻子张小焕说,“直到2013年村里建设美丽乡村,又引进了企业,俺俩才回来。说实话,这几年在村里的企业上班,收入不低,工作也安稳,还攒了些钱,最主要的是能照顾老人孩子,俺们很满意!”
秦全胜夫妇的例子在马营村还有很多,该村党支部副书记秦天成告诉记者,因为建设美丽乡村,马营村这几年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对外地客商越来越有吸引力。
过去,有着4800多口人的马营村,集体经济弱、环境卫生差,村两委没有凝聚力。新一届两委班子在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秦小五的带领下,抓班子、带队伍,逐步改善村民的出行和居住环境。尤其是建设美丽乡村以来,镇政府为马营村投入近200万元资金,撬动村里投入2000多万元资金,使村里总计近30公里的40余条大街小巷全部现实了硬化、绿化、美化、亮化、净化。此外,该村修缮了村办小学的危房,建设了标准化的中心小学,招收学生500多名。
同时,村里借势县、镇发展规划大局,承接了郑州转移企业14家,不仅增加了村集体收入,也为广大群众拓宽了就业渠道。“由于俺村的企业多,村民的居住环境持续改善,50多名在外地打工的村民都返乡上班了。现在,在村周围企业上班的村民有400多人,村里几乎没有闲散劳动力了。”秦天成说。
“给你说,现在俺村可热闹哩。”赶着上班前,秦全胜还不忘向记者夸一夸自己的村子,“村里年年春节都有30多支文艺团队进行演出。村里连续举办了三届国庆歌咏比赛,去年我还拿了第一名呢!”
秦天成说,今年国庆节适逢十九大召开前夕,村里格外重视,于9月28日、29日两天举办了国庆歌咏比赛,60多名村民踊跃参加。为丰富活动内容,村里10支舞蹈队现场助兴,聘请了专业嘉宾唱红歌,还表彰了“好媳妇”“好公婆”、道德模范、卫生先进户,非常热闹。“附近村一名年轻女孩听说俺村开展歌唱比赛,专门给俺村幼儿园老师王省联系,想报名参赛,得知不能参加后,就直接让王省给她在俺村介绍个对象!”秦天成笑着告诉记者。
村容村貌改善了,村民有了稳定收入,如今的马营村干部又在谋划投资300万元建一所高标准慈善幸福院,还要建文化中心和廉政文化、传统文化街道等,为的是进一步提高村民的幸福指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