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6版:砥砺奋进的5年·喜迎党的十九大·县(市)区特别报道·孟州市篇 上一版3  4下一版
争当焦作跻身全省“第一方阵”排头兵 以优异成绩迎接党的十九大胜利召开
孟州市“八大工程”
 
   
  数字报
 
焦作日报 | 焦作晚报 | 焦作网 | 网上投稿 | 太极拳网
上一期 版面导航    
3上一篇 2017 年10月16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相关链接:
孟州市“八大工程”

移动用户:发送短信 jzsjb 到 10658300 即可订阅《河南手机报焦作版》,3元/月。不收GPRS流量费。
联通用户:发送短信 3jz 到 10655885 即可订阅《河南手机报焦作版》,3元/月。不收GPRS流量费。
电信用户:发送短信 42 到 106592066 即可订阅《河南手机报焦作版》,3元/月。不收GPRS流量费。
登录 焦作网weibo.com/jzwww焦作手机报weibo.com/jzsjb) 官方微博参与互动
版权声明:焦作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复制、转载或建立镜像等。
联系电话:0391-8797395
分享到:
 
   

  工程之一:产业集聚区建设。以打造“千亿园区”、创建国家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为目标,举全市之力,集全市之智,加快产业集聚区建设。做好规划编制,将规划面积扩大至30平方公里,留足长远发展空间。完善路网建设,构建“六横九纵”路网格局,健全完善配套设施,提升集聚承载能力。按照“一区多园”的发展模式,到2020年,打造交通运输装备制造、毛皮加工、生物化工、石油化工、电子信息、保税经济等6个超百亿级的产业园区,依托产业园区建设,培育壮大产业集群。

  工程之二:城乡一体化发展。坚持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推进城乡要素平等交换、合理配置和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按照城区—特色小镇—村庄的层级,按照“一修复三实现”(修复乡村生态,实现公共服务向乡村延伸,实现共同富裕,实现传统文化回归)的思路,探索共享、绿色发展的城乡一体化道路,让城市居民领略到农村自然、质朴的田园生活,让农村居民享受到城市的公共服务。搞好“老家莫沟”建设试点,以点带面,全面推动。

  工程之三:现代交通。加快“开放交通、网络交通、畅通交通、便捷交通”建设,建立“十横七纵”的大通道网络交通,重点推进黄河大桥、焦济洛城际铁路孟州段、铁路专用线等重大项目,构建公路、铁路立体式现代交通体系。

  工程之四:宜居城市建设。确立“一城四区、四区联动、协调发展”的城市格局。其中,新城区位于南环路以南,黄河大堤以北区域,规划面积5.6平方公里,是孟州未来商务中心、文化体育中心、教育园区、养老基地、旅游接待中心。

  工程之五:生态建设。以生态水系建设、造林绿化、环境保护为重点,打造“水清、树绿、天蓝”的生态环境。重点建设生态水系,立足于引水补源、防汛除涝和满足生产生活、生态景观用水,对全市12条河、21座水库整体梳理规划,形成“五源汇一环、九湖四湿地”的城乡循环生态水系。其中“一环”即环城水系,于今年建成,由幸福河、北环城河、蟒河、南环城河构成,集休闲、娱乐、景观为一体,实现“水渠环城、城水相依”。

  工程之六:文化建设。讲好孟州故事,弘扬韩愈文化,繁荣黄河文化,挖掘南太行窑洞文化,开发水浒文化,增强县域文化软实力。同时,加强公共文化设施建设,满足群众文化需求。

  工程之七:智慧网络。将“推进网络兴市、建设智慧孟州”作为全市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大战略。着重实施好三个电商小镇、“互联网+”、农村淘宝、孟州智慧网络中心平台、网络人才培育等五大项目,大力发展分享经济,推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

  工程之八:改善民生。按照人人参与、人人尽力、人人享有的要求,增加民生投入,推进惠民工程,切实让群众共享发展成果。优先发展教育事业,持续改善医疗服务条件,在新城区规划建设体育馆、游泳馆、体育场、全民健身中心等公益性体育设施。

 
3上一篇  
 
   
   
   

焦作日报社数字报刊  地址:焦作市人民路890号 报业·国贸大厦  焦作日报社主办  邮编:454002  电话:0391-8797395
豫ICP备14012713号
所有内容为焦作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
焦作日报客户端
焦作日报微信公众号
焦作网微信公众号
焦作网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