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7版:砥砺奋进的5年·喜迎党的十九大·县(市)区特别报道·山阳区篇 上一版3  4下一版
山阳区 建设宜居宜业宜游美丽山阳 助力焦作早日跻身全省“第一方阵”
 
   
  数字报
 
焦作日报 | 焦作晚报 | 焦作网 | 网上投稿 | 太极拳网
上一期 版面导航    
2017 年10月17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山阳区 建设宜居宜业宜游美丽山阳 助力焦作早日跻身全省“第一方阵”
本报记者 原文钊
移动用户:发送短信 jzsjb 到 10658300 即可订阅《河南手机报焦作版》,3元/月。不收GPRS流量费。
联通用户:发送短信 3jz 到 10655885 即可订阅《河南手机报焦作版》,3元/月。不收GPRS流量费。
电信用户:发送短信 42 到 106592066 即可订阅《河南手机报焦作版》,3元/月。不收GPRS流量费。
登录 焦作网weibo.com/jzwww焦作手机报weibo.com/jzsjb) 官方微博参与互动
版权声明:焦作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复制、转载或建立镜像等。
联系电话:0391-8797395
分享到:
  在“四城联创”一线重温入党誓词
  党员服务队扎根基层
  党员志愿者入户走访慰问
  山阳区人民政府与中国能源建设集团进行战略合作签约
  高档商圈 引领潮流
  山阳区电商O2O示范基地
  重大工程惠民生
  群众文化生活丰富多彩
  人民路夜景 本报记者 赵耀东 摄
 
   

  山阳名片

  ★全国全民健身先进区

  ★全国科技进步先进区

  ★中国最具影响力的百强文化旅游区

  ★全国社区中医药工作先进区

  ★省级文明城区

  ★全省最具投资价值县(市)区

  ★省级优秀金融生态区

  ★省级文化工作先进区

  ★省级食品安全示范区

  核心提示

  2017年是山阳区推进转型发展的攻坚之年、发力之年。

  今年年初以来,山阳区全面贯彻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六中全会精神,认真落实中央和省委、市委经济工作会议各项部署,坚持强化党建、转型发展、改善民生,不断提升中心城区首位度,在建设宜居宜业宜游美丽山阳的新征程中迈出了坚实步伐。

  如今,投资30亿元的吾悦生活广场、投资7.5亿元的中原路北延建设项目即将开工,与中国能源建设集团合作的20个城中村改造、投资5.13亿元的苏蔺水厂项目正在全面推进,投资10亿元的焦作承享生态园、投资5亿元的丹尼斯生活广场二期扩建项目已建成营业。同时,山阳区政府与中旅银行焦作分行、中原银行焦作分行分别签订了政银战略合作协议,两家银行未来5年内将向该区提供融资支持100亿元以上,为该区的重点项目和各类企业提供更加广阔的融资平台。

  截至今年8月份,全区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同比增长22.8%,增速居各县(市)区第二位;税收收入同比增长14.1%,占一般公共预算收入的比重为80.6%;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17.9%,居五城区第二位;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增长12.1%。

  说了算、定了干,再大困难也不变!山阳区各级党员干部以等不起的紧迫感,慢不得的危机感,争一流的使命感,全心全力投入建设宜居宜业宜游美丽山阳的新征程,让激情在奋斗中燃烧,让汗水在征程上挥洒,为建设“四个焦作”、助力焦作早日跻身全省“第一方阵”、在中原崛起中更加出彩而努力奋斗!

  党建引领 筑牢根基

  不断强化基层组织保障

  山阳区积极推进“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常态化制度化,明确坚持“一个统领”,实现“三个覆盖”,突出“五个抓手”的党建工作总体思路。同时,积极开展“结千村、访万户、解民忧、帮民富”活动。

  坚持“一个统领”,即以“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常态化制度化为统领,统筹推进党的建设和党务工作,以全面从严治党新成效迎接党的十九大胜利召开。实现“三个覆盖”,即党的建设全覆盖、党务工作全覆盖、党委工作全覆盖。

  突出“五个抓手”,即以夯实基层基础、加强作风建设、密切党群干群关系为目标,扎实开展“联群众帮解困、联企业帮发展、联党支部帮提升、联楼院帮管理、联信访帮化解”工作,引导、督促各级各部门党员干部把工作重心投入服务基层、服务群众、服务发展中去,实现群众得实惠、企业大发展、党员受教育,为建设宜居宜业宜游的美丽山阳提供有力保障。

  推进“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常态化制度化,做好全面从严治党的战略性、基础性工程。该区将“五联五帮”作为全面提升党务工作水平的一项重要载体,对辖区所有群众、企业进行摸排,建立常态化联系服务机制,制定出台支持“五联五帮”工作的具体举措;建立健全党委总揽全局、协调各方,各单位责无旁贷、密切配合的工作机制,把党委、政府的扶持和社会各界的帮扶落实到维护和发展群众的利益上来,落实到加快企业发展的步伐上来;推出一批联系服务群众、企业的新举措和实办法,形成竞相发展、遍地开花的生动局面;通过定期督导、通报等形式,监督检查“五联五帮”活动开展情况,在全社会营造人人关心支持、社会各界广泛参与的良好氛围,确保联系帮扶各项工作落到实处。

  该区把“结千村、访万户、解民忧、帮民富”活动作为一项打基础、管长远的重要工作,站位全局、服务大局,切实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市委、市政府对活动的部署和要求上来,成立了活动领导小组,统筹协调各项工作开展。同时,组织实施了基层党建“逐村(社区)观摩、整街道推进”活动,邀请“两代表一委员”及群众代表参与评分,对各基层党组织“两学一做”重点任务、“三会一课”制度、“主题党日”活动等党建工作落实情况进行了专项督查。

  发展为上 项目为王

  新型城镇化引领创新转型发展

  如何在经济发展中实现蝶变?山阳区以‘学深杭,促创新’活动为契机,牢固树立“发展为上、项目为王”的理念,引导全区上下进一步解放思想,创新思维方式、行为方式和发展方式,努力在逆境中找出路,在变通中找办法,在创新中求突破,成功开启新型城镇化大幕,不断优化和提升发展环境,勇当焦作早日跻身全省“第一方阵”的主力军。

  为此,该区按照“大规划、大拆迁、大棚改、大发展”的理念,将城市改造作为城区经济发展的引擎,采取“投资+施工总承包”的方式,深入推进中心城区三年改造提升计划,全区上下发扬“5+2”“白加黑”“晴加雨”精神,圆满完成黑臭水体治理、苏蔺水厂建设、南水北调绿化地带征迁和城中村改造等重点征迁工作,共征迁7100多户,涉及410万平方米,在进一步改善群众居住环境、提升城市品位的同时,也极大地拓展了城市发展空间。目前,该区已经招标确定规划设计单位,对全区产业布局与城市空间进行统一规划。为进一步加快城中村改造步伐,该区将20个城中村分批打包,设立城中村改造基金,分别与中旅银行、中原银行签50亿元贷款额度;通过市公共资源交易中心确定安置房建设单位——世界500强中国能源建设集团,建设高质量、高标准的安置小区,打造民生精品工程、样板工程。同时,将南水北调安置小区24万平方米商业开发部分,作为城中村改造安置房源。

  该区高度重视招商引资工作,专门成立了特色商业区招商小组、商贸招商小组以及街道办事处招商小组,建立招商引资信息收集、目标管理、考核奖惩以及项目预审机制,充分调动区直相关单位和街道办事处的工作积极性和创造性。

  该区深入推进“放管服”改革,坚持简政放权、放管结合、优化服务“三管齐下”,全力打造全市最优政务环境。对于每一个落户辖区的项目和企业,该区分别成立由县级干部牵头的专门班子,实行“一对一”服务机制,并建立项目督导考评机制,从手续办理到项目投产,全程服务协调,坚持做到“定期走访,跟踪服务”“无事不扰,有求必应”,对于企业和项目遇到的难处,无论深夜还是节假日,确保第一时间进行协调,确保项目顺利推进。

  该区按照“培育一个领军企业,引进一批配套项目,形成一个产业园区,打造一个千亿元产业集群”的思路,与产业互联网龙头企业中关村在线合作,引资12亿元建设“汽车后市场产业互联网综合园区”,力争3年营业收入超百亿元,5年打造成千亿元产业集群。一期中关村在线E家科技馆已经开馆,重点对汽车后市场产品、名优汽车装饰产品进行产业互联网孵化;二期共享生态汽车后市场产业城已完成选址,拟于年底开工建设。引进杭州海仓科技、网易考拉等知名电商拟建线上、线下、物流相结合的旅游跨境电商小镇——新宏达零售特色小镇。

  共建共享 改善民生

  持续提升人民幸福指数

  山阳区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以解民忧、保民生为着力点,突出解决好关系群众切身利益的问题,持续提升人民幸福指数,为建成宜居宜业宜游的美丽山阳注入了不竭动力。

  该区持续推进环境污染整治工作,紧盯优良天数和监测站点指标,开展了“百日攻坚”活动,实现了散煤清零、“小散乱污”企业清零、餐饮摊点店外经营清零、裸露土地清零;提前完成了8000户气代煤、电代煤“双替代”任务,新增25000户正在积极推进,努力实现全区散煤清零;按照“两断三清”标准取缔87家“小散乱污”企业;严格扬尘污染治理,41处施工工地严格落实了“六个百分之百”和“两个禁止”措施;严格工业企业污染管控,完成了两家水泥企业的深度治理,强化对工业企业的在线监控设施的监管,确保了稳定达标排放。

  该区以“四城联创”11项集中整治行动为重点,细化方案,明确任务,落实责任,集中整治居民楼院、城中村、背街小巷,治理乱搭乱建2000余处,清理垃圾5万余立方米;取缔推拉式大棚、四角棚447个,规范整治经营秩序问题187个;全面升级改造8个农贸市场,打造示范点94个、精品“六小”门店203家,城乡面貌全面改善。

  截至9月底,该区城镇新增就业3917人,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2.7%以内;提高城市低保金标准以及城乡低保补助水平,发放城乡保障金635万元;完善老年人优待制度,为4661名高龄老人发放补贴176万元;实施了城乡困难群众临时救助,全区低保对象和五保户实现应保尽保。

  同时,该区开展了护航经济、打击“村霸”等专项行动,为企业发展和项目建设营造了良好环境;畅通群众信访渠道,强化依法处置,及时解决和回应群众的诉求,化解积案16起,全区信访形势持续稳定。

  (本版图片除署名外均由山阳区委宣传部提供)

 
 
 
   
   
   

焦作日报社数字报刊  地址:焦作市人民路890号 报业·国贸大厦  焦作日报社主办  邮编:454002  电话:0391-8797395
豫ICP备14012713号
所有内容为焦作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
焦作日报客户端
焦作日报微信公众号
焦作网微信公众号
焦作网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