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1版:要闻 4下一版
潮涌怀川催人进
砥砺奋进助力“四个焦作”建设
我市召开扶持村级 集体经济发展试点工作座谈会
我市召开城区黑臭水体 整治工作推进会
喜迎十九大 重彩赋华章
省科技厅调研组莅焦 调研创新型龙头企业
市政府召开市长办公会议
今日看点
导读
 
   
  数字报
 
焦作日报 | 焦作晚报 | 焦作网 | 网上投稿 | 太极拳网
上一期 版面导航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17 年10月17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砥砺奋进助力“四个焦作”建设
——山阳区以人民为中心发展纪实
作者:本报记者 原文钊
移动用户:发送短信 jzsjb 到 10658300 即可订阅《河南手机报焦作版》,3元/月。不收GPRS流量费。
联通用户:发送短信 3jz 到 10655885 即可订阅《河南手机报焦作版》,3元/月。不收GPRS流量费。
电信用户:发送短信 42 到 106592066 即可订阅《河南手机报焦作版》,3元/月。不收GPRS流量费。
登录 焦作网weibo.com/jzwww焦作手机报weibo.com/jzsjb) 官方微博参与互动
版权声明:焦作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复制、转载或建立镜像等。
联系电话:0391-8797395
分享到:
  美丽山阳一瞥。 本报通讯员 李军鹏 摄
 
   

  党的十八大以来,山阳区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秉承千年文化底蕴,团结带领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干部群众,积极落实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在开拓创新中不断进取,在锐意改革中持续突破,不断凝聚快速发展的强大合力,保持了全区经济社会持续向好的发展态势。

  特别是去年以来,山阳区委、区政府着眼于打基础、蓄后劲、创优势,按照“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牢牢把握中心城区功能定位,明确了打造“三区两带”、促进“三转两提”、建设宜居宜业宜游美丽山阳的总体思路,积极实施城市改造提升三年行动计划,不断创新和完善符合山阳区实际的发展思路和工作措施,全面助力创新、富裕、美丽、平安焦作建设,为焦作早日跻身全省“第一方阵”、在中原崛起中更加出彩作出了新的更大贡献。

  坚持“一个统领” 狠抓“四项载体”

  去年以来,山阳区紧紧围绕市委提出的建设“四个焦作”、早日跻身全省“第一方阵”的奋斗目标,坚持“一个统领”、狠抓“四项载体”,促进辖区房地产业、基础设施、公共服务、生活服务等方面的快速发展,抢占全市发展的中心高地。

  该区坚持以打造具有鲜明特色、宜居宜业的中心城区为统领,抢抓南水北调绿化带征迁和棚户区(城中村)改造重大机遇,坚持建管并举,在特色上做文章,在精致上下功夫,把山阳区的特色元素发挥到极致,把城区当成景区来建设,不断提升中心城区首位度。

  打造创新焦作的动力区。以全市创建全国创新驱动示范市为契机,研究实施更加积极的就业创业扶持政策,整合创新扶持资金,构建资源共享、互动开放的创新平台,着力打造新兴产业孵化基地和众创空间,建设焦作的人才中心和创新中心。

  打造富裕焦作的核心区。依托中心城区楼宇集中、经济要素集聚的区位优势,发挥政府主导力、市场配置力、企业主体力,通过制订规划、完善政策、有效服务等手段,引导入驻项目和企业分别向不同区域的不同楼宇集聚,依靠特色和优势提高竞争力。

  打造美丽焦作的示范区。以全市建设国际文化旅游名城、发展全域旅游为抓手,盘活用好市太极体育中心和龙源湖公园带动效应,持之以恒地抓好北山生态修复、南水北调绿化带建设、城中村改造等工作,建立城市常态化、精细化管理长效机制,不断创新社会保障公共服务体系,让群众共享城市发展成果。

  打造平安焦作的首善区。以高度的政治敏锐性、高度的政治责任感切实抓好信访维稳工作,健全矛盾纠纷排查调处工作机制和工作网络,把群众的事当作自己的事来办,把政策讲清,把道理讲明,把利弊讲透,诚心诚意多为老百姓办些看得见、摸得着、感受得到的好事实事,持续增进民生福祉。

  决胜“城改攻坚” 释放“发展空间”

  2017年,注定是不平凡的一年。北部山区生态修复、大气污染防治攻坚、“污染围城”集中整治的征尘刚刚洗去,苏蔺水厂、中原路、黑臭水体、南水北调绿化带等市重点项目集中征迁的号角又吹响。

  “说了算,定了干,再大困难也不变”“拿出破釜沉舟、背水一战的勇气,确保征迁工作顺利完成”,这是市委、市政府的铮铮誓言,也是山阳区委、区政府的庄严承诺。山阳区委、区政府始终站在提升城市品位、拉动经济增长、惠及百姓生活的战略高度,牢固树立“以人为本、和谐征迁”的工作理念,举全区之力、集干群之智,克服时间紧、任务重、压力大等困难,迅速拉开城市改造攻坚战的序幕,为全区推进城乡统筹协调发展、扩展城市空间和民生改善,拆出空间、破除瓶颈、扎实基础。

  使命呼唤担当!在各项重点工作集中推进过程中,山阳区制订了切合实际的工作方案,最大限度地满足群众的合理诉求,增强群众的获得感和满意度。各级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的表率作用是快速推进征迁工作的动力所在。面对征迁工作,该区主要领导同志多次亲临一线,现场协调解决难题,区委常委分包到村,坐镇指挥,各街道办事处、区直部门以及市直部门相关分包人员人人身上有任务,有力保障了征迁工作的顺利推进。

  攻坚克难需要足够的胆识,更需要锲而不舍的努力。面对征迁群众,分包工作人员坚持“刚性政策、柔性操作”的原则,全过程阳光操作、规范运作,做到“一碗水端平”“一把尺子量到底”,不折不扣地落实国家、省、市各项惠民政策,着力解决关系群众切身利益的就业、就医、就学、社保等急事、难事。他们充分发扬务实担当精神,“5+2”“白加黑”“晴加雨”,一次次地促膝交谈,一次次帮助群众解决实际困难,终于融化了群众心中的坚冰,赢得了广大征迁群众的理解和支持,让各项重点征迁工作按照时间节点圆满完成,共完成各项征迁任务7100多户、410万平方米,向市委、市政府和全市人民交了一份满意的答卷。

  开展“四城联创” 创优发展环境

  “四城联创”是焦作市民高度关注的一项民生工程。从创建之初,山阳区就牢固树立“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始终坚持“创建为民”,以文明城市创建为先导,“一城带三城”,创出了城市好环境,创出了干部好作风,创出了人民群众的满意和拥护。

  山阳区老旧楼院多、城中村多,城市基础设施历史欠账多,“四城联创”任务十分繁重。从创建工作开始之初,该区就全区动员,群策群力,大力度、快节奏、高标准推进创建工作。在创建工作中,该区区委常委全员分包街道,分管副区长包重点任务,成立11个创建攻坚组;由区委组织部长、宣传部长牵头,抽调新公选的10名科级干部和8名优秀年轻干部组成攻坚督导组,全区攻坚组织体系迅速建立,并与市级攻坚组织机构顺利衔接。该区县级干部以身作则,率先垂范,主动放弃节假日,利用休息时间深入农贸市场、城中村等一线开展督导,查问题、解难题,示范带动全区各级领导干部抓创建、抓落实。

  该区各街道办事处、区直各相关单位和村、社区干部主动领责,勇于担责,对照测评体系,补缺补差、对标达标,开展高标准、全覆盖的精细化整治行动,推动一切工作往前排、一切进度往前赶,把各项工作落到实处。面对重点工程征迁、环保攻坚、城中村改造等繁重任务,各责任单位坚持“5+2”“白加黑”工作法,不分昼夜连续作战,形成领导带头、上下联动的工作格局。在加大创建工作投入力度的同时,该区还建立严格的激励奖惩机制,每周通报督导排名情况,奖优罚劣。目前,全区80余家省、市文明单位主动结对79个社区楼院,对居民在思想道德教育、环境卫生、基础设施等方面开展投入帮扶,凝聚起“四城联创”工作的强大合力,为全区招商引资、产业转型和经济大发展奠定了良好基础。

  实施“五联五帮” 推进“两学一做”

  该区积极推进“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常态化制度化,明确了坚持“一个统领”、实现“三个覆盖”、突出“五个抓手”的党建工作总体思路。

  坚持“一个统领”,即以“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常态化制度化为统领,统筹推进党的建设和党务工作,以全面从严治党新成效迎接党的十九大胜利召开。实现“三个覆盖”,即党的建设全覆盖、党务工作全覆盖、党委工作全覆盖。

  突出“五个抓手”,即以夯实基层基础、加强作风建设、密切党群干群关系为目标,扎实开展“联群众帮解困、联企业帮发展、联党支部帮提升、联楼院帮管理、联信访帮化解”工作,引导、督促各级各部门和党员干部把工作重心转移到服务基层、服务群众、服务发展上,实现群众得实惠、企业大发展、党员受教育,为建设宜居宜业宜游的美丽山阳提供有力保障。

  推进“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常态化制度化,做好全面从严治党的战略性、基础性工程。该区将“五联五帮”作为全面提升党务工作水平的一项重要载体,对辖区所有群众、企业进行摸排,建立常态化联系服务机制,制定出台支持“五联五帮”工作的具体举措;建立健全党委总揽全局、协调各方,各单位责无旁贷、密切配合的工作机制,把党委、政府的扶持和社会各界的帮扶落实到维护和发展群众的利益上来,落实到加快企业发展步伐上来;推出一批联系服务群众、企业的新举措、实办法,形成竞相发展、遍地开花的生动局面;通过定期督导、通报等形式,监督检查“五联五帮”活动开展情况,在全社会营造人人关心支持、社会各界广泛参与的良好氛围,确保联系帮扶各项工作落到实处。

  该区把“结千村、访万户、解民忧、帮民富”活动作为一项打基础、利长远的重要工作,站位全局、服务大局,切实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市委、市政府对活动的部署和要求上来,组织实施了基层党建“逐村(社区)观摩、整街道推进”活动,邀请“两代表一委员”及群众代表参与评分,对各基层党组织“两学一做”重点任务、“三会一课”制度、“主题党日”活动等党建工作落实情况进行了专项督查。

  在今后的发展中,山阳区将坚定目标定位,继续激励广大党员干部用抓铁留痕的作风、滚石上山的韧劲、善做善成的信心,把一切心思凝聚到抓落实上来,把所有精力集中到干事业上来,把全部本领用到谋发展上来,全面推进全区各项事业健康快速发展。

 
3上一篇  下一篇4  
 
   
   
   

焦作日报社数字报刊  地址:焦作市人民路890号 报业·国贸大厦  焦作日报社主办  邮编:454002  电话:0391-8797395
豫ICP备14012713号
所有内容为焦作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
焦作日报客户端
焦作日报微信公众号
焦作网微信公众号
焦作网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