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7版:砥砺奋进的5年·喜迎党的十九大·县(市)区特别报道·沁阳市篇 上一版3  4下一版
城建提质,打造中原智慧生态城市
教育优先,“沁阳现象”出彩中原
争先进位看沁阳 再铸辉煌谱华章
“三水润沁”,大美沁阳入画来
 
   
  数字报
 
焦作日报 | 焦作晚报 | 焦作网 | 网上投稿 | 太极拳网
上一期  下一期 版面导航    
下一篇4 2017 年10月18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城建提质,打造中原智慧生态城市
本报记者 杨仕智
移动用户:发送短信 jzsjb 到 10658300 即可订阅《河南手机报焦作版》,3元/月。不收GPRS流量费。
联通用户:发送短信 3jz 到 10655885 即可订阅《河南手机报焦作版》,3元/月。不收GPRS流量费。
电信用户:发送短信 42 到 106592066 即可订阅《河南手机报焦作版》,3元/月。不收GPRS流量费。
登录 焦作网weibo.com/jzwww焦作手机报weibo.com/jzsjb) 官方微博参与互动
版权声明:焦作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复制、转载或建立镜像等。
联系电话:0391-8797395
分享到:
 
   

  百城建设提质工程开展以来,沁阳市坚持把城市建设提质工程作为新型城镇化建设的核心抓手和重大机遇,厚植文化、水系等优势,结合自身城市建设经营管理现状,解放思想、创新理念,抢抓机遇、乘势而上,开启了打造全要素集聚智慧产业生态城市的大幕。

  把规划作为城市建设的第一粒扣子,该市与北京泛华集团、河南省城乡规划设计研究总院等公司合作,全面启动城市供热、海绵城市、地下综合管廊等34项专项规划编制,目前完成了产业集聚区、神农山景区、水系、特色小镇等11项规划,年底前将再完成中心城区控制性详细规划、乡镇总体规划及相关中心村规划等25项规划。

  坚持项目引领,谋划了第一批城市提质项目,涉及城市道路和桥梁、城市生态修复、海绵城市建设等19大项146个项目,总投资约129亿元。今年计划实施17大项64个项目,总投资45.4亿元。截至目前,已开工项目28个,竣工3个,完成投资20.5亿元。

  坚持把生态环境提质作为城市提质的重要抓手,统筹推进水系建设、绿色廊道、全域旅游和大气、水污染防治工作,以水润城、以绿荫城、以文耀城、以业兴城,加快城市提质步伐,打造宜居宜业宜游的人居环境,

  今年,该市在生态绿化方面投资超亿元。投资2000万元,按照“一园一色”的绿化要求,按照“既增绿又增色,既造林又造景”的绿化模式,实施了近10年来第一次大规模单位绿化工程。投资9000万元,实施沁博交界至沁孟交界绿化提升、城市入口绿化、过村游园建设、5个出入市口提升等工程,目前完成投资3900余万元,建设绿色廊道18.2公里。按照“一路一景”的绿化要求,对南环路和南外环路两侧廊道进行了绿化,全长11.3公里,投资3337万余元,道路两侧绿化各30米,绿化面积1000余亩。投资1800万元,实施长济高速公路绿化提升工程,绿化面积2550余亩。深入开展大气污染和水污染防治攻坚战,谋划实施土壤污染防治攻坚,持续提升城乡环境质量,确保PM2.5、PM10和优良天数“两下降一提升”,用“绿”扮靓城市。

  坚持景城一体、主客共享,把挖掘发挥沁阳深厚的文化资源优势、丰富的山水资源优势与实施城市建设提质工程有机融合,突出抓好神农山景区山前调蓄湖及索道改造、怀府古城等项目,推动文化旅游“二次创业”,创建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彰显沁阳这个千年古县的独特魅力。

  坚持把产业发展摆在突出位置,充分发挥城市集中、集聚、集约配置资源的作用,围绕打造新能源、电子信息、现代化工、有色金属及深加工4个百亿元产业,加快产业集聚区和特色商业区建设,实现与市政基础设施的互联互通,带动现代物流、电子商务、金融服务、文化康养等提质增效发展,增强城市对物流、资金流、信息流的吸引力。同时,与河南蛮蛮云、泛华集团等合作,在城东、城西分别建设蛮蛮云桃源小镇、朱载堉音乐科技小镇,引领和推动产城融合,以业兴城。

  “活力、厚德、文化、幸福、生态”五城并举的沁阳市城建成效集锦

 
下一篇4  
 
   
   
   

焦作日报社数字报刊  地址:焦作市人民路890号 报业·国贸大厦  焦作日报社主办  邮编:454002  电话:0391-8797395
豫ICP备14012713号
所有内容为焦作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
焦作日报客户端
焦作日报微信公众号
焦作网微信公众号
焦作网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