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李文静
都说教师工作是个良心活,对于有着26年教学经历的市第十七中学七年级(19)班班主任、英语老师杨梅来说,干好这份良心活就是不能让一个学生掉队,手把手地带领每个学生一点点成长、进步,当好学生成长道路上的领路人。
承受压力 让落后班级逆转为优秀班级
10月13日6时40分,在市第十七中学七年级(19)班的教室里,杨梅已经开始了她一天的工作。她先把当天早读学习任务逐项写在黑板上,然后检查班里的卫生情况,等学生们陆续进班后,她再对个别学生进行抽查。
在班里,杨梅总是第一个到,最后一个离开。在学生眼里,她每天都是精神饱满,从来不知道疲倦。很少有人知道,她家里还有生病的母亲需要照顾,中午下班后,她就马不停蹄地赶回家,给母亲做饭、喂饭、喂药;晚上,她照顾母亲吃完饭、泡完脚,干完所有家务后,再熬夜备课、批改作业。
母亲因为心疼她,多次提出不让她照顾自己,每次杨梅都乐呵呵地说:“妈,我的性格你还不了解,就是家里再忙,我也不会耽误工作,不会耽误学生们的前途。”
事实确实如此,工作26年来,杨梅很少请假,也从来没有因为家里的事情耽误过工作。
2010年秋季开学后,按照学校安排,杨梅担任八年级(18)班班主任,这个班是全校有名的落后班。第一天踏入教室时的情景,杨梅至今记忆犹新:教室里一片狼藉,上课时后三排学生要么趴着,要么旁若无人地说笑,各科平均成绩全校倒数第一……
面对这样一个班级,杨梅感到从未有过的压力,这分压力不仅来自于这个班级,还来自于家庭。当时杨梅的儿子刚升入初中,生活和学习上需要更多的照顾,病床上还有身患重病的老人需要照顾。
“家人很重要,可如果不把一个班级管好,几十个孩子的前途就会被葬送。”一向好强的杨梅下定决心要把这个班级管好、管出成绩。
杨梅先跟每个学生谈心,了解每个人的优点和缺点,然后制定班级纪律和切实可行的奋斗目标。此外,杨梅对班上的落后学生格外照顾,课堂上重点提问,课下“开小灶”,发现一点进步及时给予鼓励。
“上班时间,我几乎没有去过办公室,一个办公室的同事一个月也见不到我几面,除了给其他班上英语课,我每天都在班里待着,督促学生们学习。”杨梅说。
一分耕耘一分收获,杨梅担任班主任一个多月后,这个班的英语成绩在全校排名第一。2012年中考时,班里有13个学生考上焦作一中。
这届学生毕业后来看望她,个个都无不感叹地说:“幸亏遇到了杨老师,不然我们这个班还不知道会成什么样,遇到杨老师是我们的福气。”
真心付出 帮助掉队学生创造奇迹
俗话说:没有教不好的学生,只有不会教的老师。一直以来,杨梅本着“一切为了学生,为了学生一切”的教育理念,耐心教育每一个学生,不让班里任何一个学生掉队。
去年秋季开学后,杨梅所带毕业班中有个学生一直有厌学情绪,成绩在全年级倒数,在一次偶然的闲聊中,杨梅得知这个学生想去市第十二中学读高中。
当时,这个学生各科成绩加起来不到100分,考入市十二中简直是天方夜谭。杨梅并没有打击他,反而借此机会表扬他、鼓励他,帮他彻底打消厌学情绪,以良好的精神状态积极备考。
之后,杨梅和这个学生成了“同桌”,帮他听写生字、古诗词,检查他的历史、政治等学科知识点的掌握情况,给他出数学题,督促他按要求认真完成。每次月考之后,杨梅都会帮助他分析还有哪些必须掌握的知识点没掌握,帮他制订学习计划。今年中考结束后,这个学生以优异成绩考上了市十二中。
“杨老师,离开了您,我才真正体会到您对我们的照顾,对我们的爱,没有您的付出,我的人生也许是另外一种样子,我能在千万人中遇到您,是我的幸运。”这是这个学生在毕业后给杨梅发来的短信。
其实,不仅仅是这个学生,为了不让身体素质差的学生在体育加试中掉队,杨梅利用休息时间,带着口哨和指挥旗,带领学生们到操场上练习跑步、踢足球,帮助每个学生消除考试弱项。在2017年中招体育加试的跑步测试中,全班有31个学生得了满分。
杨梅感慨地说:“其实每个孩子都有一颗渴望进步的心,对于落后生来说更是如此,作为老师,我们带给他的一点点帮助和关爱,都能为他点燃信心,帮他改变命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