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1版:要闻 4下一版
党建统领在发展中彰显力量
党的十九大今日开幕
解放区:党建服务品牌闪亮楼院
市领导检查慰问安保维稳信访工作和一线人员
书写“四个焦作”崭新篇章
市领导督导脱贫攻坚工作
省工商联调研组莅焦调研 “千企帮千村”精准扶贫行动
全市“结千村、访万户、解民忧、帮民富”活动 暨党的十九大宣传工作会议召开
市领导到分包帮扶村参加全国扶贫日活动
争先进位看沁阳 再铸辉煌谱华章
 
   
  数字报
 
焦作日报 | 焦作晚报 | 焦作网 | 网上投稿 | 太极拳网
上一期  下一期 版面导航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17 年10月18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书写“四个焦作”崭新篇章
——我市十八大以来经济社会发展成就综述
移动用户:发送短信 jzsjb 到 10658300 即可订阅《河南手机报焦作版》,3元/月。不收GPRS流量费。
联通用户:发送短信 3jz 到 10655885 即可订阅《河南手机报焦作版》,3元/月。不收GPRS流量费。
电信用户:发送短信 42 到 106592066 即可订阅《河南手机报焦作版》,3元/月。不收GPRS流量费。
登录 焦作网weibo.com/jzwww焦作手机报weibo.com/jzsjb) 官方微博参与互动
版权声明:焦作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复制、转载或建立镜像等。
联系电话:0391-8797395
分享到:
 
   

  本报记者 杨仕智

  党的十八大以来,全市上下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讲话精神,始终坚持工业强市,大力实施创新驱动战略、开放带动战略和生态立市战略,强力推进“四个焦作”建设,持续增进民生福祉,谱写了焦作发展的崭新篇章!

  坚持持续发展为上,转型升级实现新跨越

  十八大以来,市委、市政府解放思想、更新观念,以“近学许昌、远学扬州”“学深杭、促创新”为主线谋划提升工作,在河南找位置、在全国找坐标,先后出台了促进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一系列政策措施,在发展中转型、在转型中提升,经济平稳较快发展,总量步入跨越发展新阶段。从地区生产增值看,稳步攀升,全市地区生产总值年均增长9.0%,分别高于全省、全国平均水平0.4、1.8个百分点;去年突破2000亿元,达到2082.62亿元,居全省第七位。从公共财政实力看,快速提升,2014年突破100亿元,去年达到124.18亿元,居全省第7位,年均增长9.6%。

  以产业升级推动转型发展。在做优农业上,我市被命名为“中国优质小麦之都”,建成全国首家小麦博物馆,成功创建“四大怀药”国家级出口食品农产品质量安全示范区。夏粮总产实现“十三连增”,粮食单产水平居全省第一位。在做强工业上,我市以转型升级为主线,优化存量与培育增量并举,突出大企业集团培育,标本兼治,调转结合,不断提高发展的质量和效益。去年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1212亿元,年均增长10.7%,主营业务收入超亿元企业797家,超50亿元企业11家,超百亿元企业1家。在做大三产上,我市积极推进国际文化旅游名城建设,谋划打造“世界太极城、中原康养地”,推动服务业发展提速、比重提高。全市服务业增加值年均增长9.3%,三产占比提高5.7个百分点。2016年,旅游综合收入342.62亿元,年均增长14.4%,接待国内外游客4205.53万人次。

  以产业集聚助推转型发展。按照“围绕一个主导产品、配套一批企业、建成一个园区、打造一个千亿产业集群”的思路,着力打造四大千亿级产业集群。高新区升格为国家级,8个省级产业集聚区中有7个跨入二星级行列,6个先后入选省“十强十快十先进”,5个进入全省集群发展30强。装备制造业超千亿元,食品产业超500亿元,汽车及零部件、现代化工产业超300亿元。

  以产业项目建设支撑转型发展。坚持项目为王,加强项目储备和重大项目库建设,优化服务改革,建立“四个一”分包和“四个一”推进机制。累计完成固定资产投资7075.57亿元,年均增长18.3%;累计新开工项目2811个,其中亿元以上项目1372个,占48.8%,10亿元以上项目66个。

  坚持创新驱动为要,内生动力获得新提升

  十八大以来,我市始终坚持把创新放在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把认识和行动凝聚到创新发展上,逐步形成了以创新为主要引领和支撑的经济体系和发展模式,让我市转型发展源于科技创新、兴于人才创新、长于改革创新、成于金融创新,为持续发展提供了源源不断的内生动力。

  突出科技创新。筹建了科技大市场,在全省首家试行创新券制度,成立了首家科技支行。去年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66家,是2012年1.61倍;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66家,是2012年1.94倍;国家级企业技术研究中心5家。

  推动金融创新。实施“引金入焦”工程,积极推进国家知识产权投融资服务试点城市建设,探索建立存储激励机制、政府基金投入机制,获评优秀金融生态省辖市。2016年上市、新三板挂牌、四板挂牌企业分别达8家、20家、246家,居全省第3、4、2位。

  深化改革创新。持续推进行政审批制度改革。我市成为全省行政审批标准化试点市,启动国家级行政审批服务标准化试点市创建,审批事项由206项压缩到134项。市场主体活力迸发。2016年全市各类市场主体总数达140250户,是2013年的1.62倍。

  坚持开放合作为先,对外影响开创新局面

  十八大以来,我市深入实施开放带动战略,全面拓宽开放领域,落实统一的市场准入制度,开放一切可以放开的领域,注重科技招商、以商招商、集群招商,对投资项目一律落实优惠政策,一律提供保姆式、零距离服务,为科学跨越、后发赶超注入强大动力。

  扩大开放格局。郑焦铁路正式通车,桃花峪黄河大桥建成通车,郑云高速全线贯通,焦作直达上海高铁开通运行,启动焦济洛城铁,建设太焦高铁,在省十次党代会上郑焦融合发展上升为省级战略。

  加强战略合作。我市在不断巩固与中国铝业、中国化工、中国兵器、中粮集团、港中旅、浪潮、万达、王府井百货等企业合作的基础上,开启新一轮战略重组合作。风神与意大利倍耐力整合;佰利联融资90亿元收购四川龙蟒,钛白粉生产规模跃居亚洲第一、全球第四;多氟多并购河北红星汽车。

  促进对外贸易。我市加强“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对接交流,深化与河南自贸区各城市交流合作,复制推广自贸区管理模式和成功经验,构建全方位、宽领域、多层次的对外开放格局。2016年,货物进出口总额达19.50亿美元,居全省第2位。

  做大招商引资。我市重点围绕打造六大产业集群、培育发展新兴产业,强力实施工业六大产业和文化旅游、电子商务、现代农业产业招商行动计划。成功举办第十一届豫商大会。累计实际利用外资30亿美元,居全省第6位。2016年新引进省外境内项目497个,居全省第1位。荣膺中部崛起最佳营商环境城市称号。

  坚持生态文明为重,城乡环境展现新面貌

  十八大以来,我市牢固树立绿色发展理念,实施生态立市战略,坚持产城相辅、人城相融、城市规模与资源环境相适应,坚持污染防治和生态修复双向发力,铁腕治理环境污染,坚定不移实施源头严防、过程严控、后果严惩,对违法违规行为实行零容忍,健全生态环境补偿、环境损害鉴定评估和责任追究等机制。

  深入推进新型城镇化。我市召开改革开放以来的首次市委城市工作会议,出台城市建设政策措施,实施县城扩容提质行动,推广老家莫沟“一修复三实现”的建设经验,莫沟村获得“特色民俗村”荣誉称号。2016年全市城镇人口突破200万人,城镇化率达56.5%,居全省第4位。

  强力推进环保攻坚。我市重点打好北山治理、大气污染防治、“污染围城”整治三大战役,出台《焦作市北部山区生态环境保护条例》,持续控尘、控排、控煤、控油、控车、控烧,抓好重点时段大气污染应急管控,PM10、PM2.5平均浓度同比下降,优良天数同比增加,实现了“两降一增”。

  扎实推进绿化美化。我市坚持治城先治水、治水先治污,以全国水生态文明城市试点、海绵城市建设为契机,启动大沙河生态治理及水源提升计划,逐步消除城市黑臭水体,完善提升城市生态水系建设。加强公路绿色生态廊道、城市游园绿地建设,大力开展植树补绿,2016年森林覆盖率达31.2%,城市建成区绿地率达34.7%。

  持续推进节能减排。大力治理火电、钢铁、水泥等重污染行业企业,加快淘汰落后产能,加快气代煤、电代煤进程,在全省率先推广清洁煤替代应用,实现中心城区全覆盖。

  坚持社会民生为本,增进群众生活新福祉

  十八大以来,我市把服务改善民生作为发展的首要任务,集中财力实施一批事关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民生工程,让全体人民共享发展成果。我市民生支出由2012年的119.1亿元增加到2016年的166.5亿元,占公共财政预算支出的比重由71.6%提高到76.6%。

  提升城市承载功能。形成了“八横十纵”的干线公路路网格局,成为首批省级公交优先示范市创建城市。

  提升民生保障能力。逐步完善基本公共服务体系,成为首批全国公共就业人才服务标准化试点市。累计新增就业人员38.8万人,城市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以内。成为全国创建社会保险标准化建设先行城市。2016年,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参保率达99.9%,新农合参合率达98.7%。2016年全市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为26876元、14851元,年均增长8%、9.8%。

  提升社会事业发展水平。加快发展文化教育事业。成为国家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综合改革试点市。2015年文化产业增加值占比3.5%。区域文化竞争力居全省第3位。持续发展卫生事业。成为国家全科医生执业方式和服务模式改革试点市,6县市全部成为国家县级公立医院综合改革试点县市。

  回首过去,全市上下奋勇争先,开创了焦作发展新局面。展望未来,我们将更加紧密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不忘初心,继续前行,谱写创新、富裕、美丽、平安焦作新篇章,率先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让焦作在中原崛起中更加出彩!

 
3上一篇  下一篇4  
 
   
   
   

焦作日报社数字报刊  地址:焦作市人民路890号 报业·国贸大厦  焦作日报社主办  邮编:454002  电话:0391-8797395
豫ICP备14012713号
所有内容为焦作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
焦作日报客户端
焦作日报微信公众号
焦作网微信公众号
焦作网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