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孙阎河)继前不久,通过医联体机制,市人民医院成功抢救一位来自武陟的危重患者后,日前,该院心胸外科再次通过医联体机制,将一位从沁阳市人民医院急诊转来的主动脉夹层动脉瘤患者从死亡线上拉了回来。
9月3日晚,沁阳市一位患者突然出现剧烈胸痛症状,被家人紧急送到沁阳市人民医院治疗,医生初步诊断为“胸痛性质未明,考虑为主动脉夹层或心肌梗死的可能”。由于病情严重,随时可能出现夹层破裂,导致患者死亡,该院接诊医师立即与焦作市人民医院医联办工作人员联系,准备转院。同时,该院医生为患者进行了基本的治疗,最大限度确保患者转院之前的安全。
据了解,主动脉夹层是指由于内膜局部撕裂,受到强有力的血液冲击,内膜逐步剥离、扩展,在动脉内形成真、假两腔,从而导致一系列包括撕裂样疼痛的表现,也被称为主动脉夹层动脉瘤。另外,主动脉是身体的主干血管,承受直接来自心脏跳动的压力,血流量巨大,出现内膜层撕裂,如果不及时治疗,破裂的机会非常大,死亡率非常高。
市人民医院医联办在接到沁阳市人民医院的求助电话后,马上安排专科医师协助患者转院,并协调相关科室为患者建立绿色通道,确保患者能在入院后第一时间开展治疗。患者被紧急转送到市人民医院后,该院心胸外科医生为患者进行了“全主动脉CTA”检查,最终确诊患者的病为主动脉夹层动脉瘤Ⅲ型,需急诊手术治疗。同时,根据患者的情况还需要在手术中进行造影,明确主动脉夹层真腔的位置及病变情况。整个手术难度极大,风险极高。
9月4日凌晨,该院心胸外科在麻醉科、介入科、监护室、CT室、心脏彩超室、心内科等多科室的共同帮助下,开始为患者进行手术治疗。6时许,手术顺利完成。
近3年来,市人民医院心胸外科在该院多科室的协助下,创造了主动脉夹层动脉瘤患者零死亡率的成绩。而这样的成绩,与该院医联办的建立以及在医联办的组织和联系下,与多家医院建立完善的医疗联合体系,实现各医院之间、各科室之间的紧密协作是分不开的。如今,在医联体机制内,市人民医院不仅与多家县级医院建立了双向转诊机制,还经常派专家到基层医联体单位开展坐诊、义诊、查房、手术指导、病例讨论、学术讲座等帮扶指导工作,最大限度方便县域患者就医,受到基层单位和群众的一致好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