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的十八大以来,市妇联紧紧围绕市委、市政府的一系列重大部署,以转型发展和美丽焦作建设为总目标,坚持“服务大局、服务基层、服务妇女”,强化“突出重点、突出创新、突出品牌”,实现“推进工作目标项目化、工作内容载体化、工作方式社会化”,形成了开放、创新、和谐、高效的妇联工作新模式,开创了我市各项妇女工作新局面。
以妇女创业培训为切入点,形成妇女创业创新参与经济建设新亮点
市妇联紧紧围绕巾帼建功“四个焦作”的总目标,把强化妇女创业培训、提升妇女创业发展素质作为参与经济转型发展的重要切入点,在服务经济建设方面取得了新突破。
努力营造妇女创业良好环境。为引领广大妇女投身经济发展新常态下的创业创新实践,市妇联召开“双学双比”建功现代农业发展工作会议和巾帼建功美丽焦作表彰大会,印发《关于动员全市各级妇女组织和广大妇女深入开展巾帼创业、岗位创新,积极投身美丽焦作建设的实施意见》和《关于开展创业创新巾帼行动的意见》,在全市掀起了巾帼创业创新的热潮。
充分发挥职能部门联动作用。市妇联联合相关职能部门,出台《关于建立女性创业技能培训联合机制的意见》,建立联席会议制度,初步形成分工负责、部门联动、资源共享的培训合力,重点开展巾帼扶贫培训、女大学生创业培训和“巾帼科技流动大学进基层”活动。
深入推进创新家政服务工作。根据市场需求和从业者自身特点,开展家政服务技能培训和大赛。目前,市、县两级挂牌成立巾帼家政培训基地12家,选拔优秀女性代表参加河南省家政服务职业技能大赛,摘得桂冠。
积极实施“巧媳妇”工程。组织召开巾帼脱贫行动工作会议,市、县直单位妇女组织代表、巾帼文明岗代表与贫困村签订结对帮扶联系卡,实现了贫困村结对帮扶全覆盖;对22家省、市级“巧媳妇”创业就业示范基地进行授牌,努力打造“巧媳妇”工程特色品牌,形成“一县一品一特色”的妇女创新创业、脱贫致富的良好格局。
以创新妇女思想引领方式为指导,形成妇联文明家庭建设新特色
近年来,市妇联坚持做好“家”字文章,坚持把文明家庭建设作为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载体,通过做大做响正面宣传、做优做亮家庭创建、做细做实巾帼志愿服务,在全社会树文明新风。
创新引领方式,利用网络新媒体开展教育活动。各级妇联利用妇联网站、微信、微博等网络新媒体,把党的主张转化为广大妇女的自觉追求和实际行动,教育引领广大妇女统一思想行为,做到听党话、跟党走。日前,现代曲剧《嫂娘》在河南人民会堂成功汇报演出,得到省妇联大力支持和赞誉。
围绕“四城联创”,不断深化“最美家庭”创建活动。在深化现代文明“六型”家庭创建活动的基础上,常态化制度化推进寻找“最美家庭”活动。组织开展“最美家庭”表彰暨“创建文明城、家庭在行动”“走百街 进万店”志愿服务“四城联创”集中行动等特色活动,启动争当“文明城市创建先进妇女组织”“优秀巾帼志愿服务队”“巾帼文明志愿者标兵”、争创“巾帼文明楼院”“文明家庭标兵户”等活动。我市郭欣欣、范占先家庭荣获全国首届文明家庭,杜青霖家庭荣获全国“最美家庭”,张竹梅家庭荣获全国“五好文明家庭”称号。全市涌现出了郭欣欣孝老爱亲志愿服务队、杨常珍追梦公益服务队和杨应芳关爱空巢老人志愿服务队。
深入开展“廉洁从家出发”家庭助廉教育活动。市妇联联合市纪委在全市副县级以上干部家属中开展“廉洁从家出发”家庭助廉教育活动,通过承诺签字、刊登倡议书、观看警示片、座谈会等方式,发现、挖掘、推介体现崇德向善、崇俭尚廉家风的“最美家庭”。
扎实开展家庭教育暖心公益行动。建立暖心公益行动家庭教育专家服务团、儿童心灵关爱服务团、儿童安全教育服务团等家庭教育公益服务队伍;举办家庭教育百场公益巡讲活动启动仪式暨培训会;承办河南省家庭教育暖心公益行动基层行公益讲座。各级妇联通过主题报告、技能训练、互动交流等方式,共举办家庭教育报告会200余场次,受益群众达2万余人次。
以爱心调解组织网络化建设为抓手,形成妇女参与社会管理新品牌
积极推进爱心调解组织网络化建设。各级妇联成立以调解婚姻家庭纠纷、维护被侵害妇女儿童合法权益为主的爱心调解组织;组建平安楼院女子看护队、爱心调解队、女子文艺宣教队等各类巾帼维稳志愿队伍,推动全市爱心调解工作实现科学化、规范化和实效化。成立李玉香家事调解工作室和冬香好妈妈工作站等特色鲜明的爱心调解组织,形成妇联组织“信访接待、法律援助、心理咨询、爱心调解”四位一体的工作新格局。
搭建妇女维权论坛形成维权合力。为探讨新形势下妇女维权工作新途径、新方法,健全妇联、法院及相关社会维权力量密切合作的维权工作长效机制,连续六届召开焦作市妇女儿童维权论坛暨妇女维权协调会,有效解决妇女儿童维权的突出问题。
主动参与建设多元纠纷解决机制。创新预防和化解社会矛盾体制,以12338维权热线、妇女儿童维权站、爱心调解团队为抓手,扎实开展以婚姻家庭为主的矛盾纠纷调处工作,并与司法行政、人民法院等部门构建全覆盖诉调对接工作体系。
以建设妇联工作目标化和网络化为重点,形成妇联干部积极作为的新机制
建立妇女工作长效机制。深入开展“抓党建、强素质、转作风、争一流”主题教育活动;制定并落实集中调研制度、重点部门联系制度和重点工作总结点评制度;每年对基层妇联组织实行百分考核制,对全年妇女工作任务进行量化分解。
积极搭建完整宣传媒体矩阵。主动适应“互联网+”新趋势的要求,提高新媒体的宣传覆盖面,搭建并完善了“两微一网一群”新媒体工作平台;举办了妇联系统信息化建设培训班;组建网络宣传队伍,招募巾帼网络文明志愿者,形成上下畅通、互促共进、覆盖广泛的妇联新媒体宣传工作网络。
以增强基层妇联组织活力为目标,切实推进妇联组织改革
今年年初以来,市妇联全面开展乡镇(街道)妇联组织换届,全力推动村妇代会改妇联工作,切实把妇联的组织链条和工作触角向各个单位、组织、领域渗透和延伸。
完善女性人才信息库。建立农村女能人队伍、女性经营管理人才和女性专业技术人才队伍、女性党政领导人才队伍。
积极推进妇联组织改革。印发《全市村妇代会改建村妇联及社区、乡镇(街道)妇联换届工作实施方案》和《焦作市妇联关于进一步推进乡镇(街道)妇联区域化建设的实施意见》,细化社区、乡镇(街道)妇联换届工作基本流程。
强力推进基层阵地建设。各级妇联整合资源,切实将“妇女之家”作为基层开展工作的主阵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