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河南省人大常委会公布《河南省见义勇为人员奖励和保障条例(草案)》并征求意见。此次审议修改稿对见义勇为者的保障更加人性化,规定也更为细化。10月13日,修改稿公布,并向社会征求修改意见。记者发现,修改稿与一审稿相比,改动的地方不少,如增加“成立见义勇为评定委员会”“本省人员在本省行政区域外见义勇为的,适用本条例”“抚恤奖金最高100万元”等条目。对此,你怎么看?
【观点1+1】
@不知潇湘在何处:修改稿公布,不仅是给见义勇为者撑腰,更是弘扬了社会正气,将进一步促进正能量的传递,推动社会和谐发展。
@常睿平:见义勇为者值得尊重和褒扬,通过法律法规为见义勇为者撑腰,设立高额奖金,不再让英雄流血又流泪,就是弘扬正能量,我举双手赞成。
@怀府侠客:为见义勇为者撑腰,给见义勇为者力量,让见义勇为者无后顾之忧,形成对违法犯罪者人人喊打的高压态势,是和谐社会的题中应有之义。
@梅语馨香:为河南省人大常委会公布《河南省见义勇为人员奖励和保障条例(草案)》并征求意见叫好,尤其是给予见义勇为者的“抚恤奖金最高100万元”意义重大,可以让见义勇为者在精神上和物质上都“富”起来,促使更多的见义勇为者该出手时就出手。
@龙腾四海112:见义勇为者不仅需要群众的支持配合,更需要政府的制度保障。河南省人大常委会公布《河南省见义勇为人员奖励和保障条例(草案)》并征求意见,可谓为见义勇为者打了一针“强心剂”,他们“路见不平一声吼”更有底气了。
【下期话题】
“吃苦课”
10月13日至17日,湖北华师一附中高二年级的1200多名学生上了5天“吃苦课”,包括寒风中徒步、仓库里打地铺睡觉等项目。据介绍,这个特色社会实践活动始于1990年,到今年已经坚持了28年。每年的体验内容略有不同,但被老师和学生们称为“上一堂吃苦课”!在校园安全警钟长鸣之时,不少学校取消了校外实践活动,但华师一附中坚持了下来,一做就是28年。该校校长周鹏程说:“‘吃苦课’能让学生了解社会、学会关心他人、提高自理能力。”对此,你怎么看?
(参与热点话题讨论,请关注《焦作日报》官方微博:@焦作日报)
本期栏目主持人 本报记者 王建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