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王言)10月15日,“青天河 中国红”2017焦作太行红叶节开幕式暨青天河全国摄影大赛启动仪式在博爱县青天河景区靳家岭举行。从黄金周到黄金月,长假后人气不减,有效拉长秋季旅游时间;从中原红到中国红,15年持续打造青天河红叶品牌,如今,青天河已经和北京香山、南京栖霞山、湖南岳麓山、苏州天平山等一起,成为中国赏红圣地。“红叶传情”和“吃在博爱”“禅意休闲”“竹林水乡”一起,成为博爱县创建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的四大品牌,红叶效应越来越显现。
一片红叶有着怎样的前世今生?上世纪60年代至80年代,博爱县举全民之力,最多时每天出动上万民工,在没有任何现代化交通工具和机械设备的条件下,历时20年完成了青天河这项集灌溉、发电、饮用于一体的水利工程。之后,又用不到5年时间,成功地完成了从单纯的实用功能到旅游观光审美功能的转换。15年前,博爱县在青天河景区原博爱林场的基础上创意开发,成就了“欲染群峰难描画,丹叶如火醉游人”的赏红代表地靳家岭。这里,10万亩红叶林覆盖了区内3868座峰岭沟崖,黄栌、五角枫等多个树种凌霜举红,争奇斗艳,从10月上旬到11月底,可尽享五彩斑斓、层林尽染、万叶飘丹之妙。业内人士评价,国内可观赏红叶的地方很多,但青天河靳家岭这种高峡平湖的风光,加上10万亩的红叶景观,形成了中原地带独具特色、具有唯一性的极强视觉冲击力的景观,是极其罕见的。
一片红叶传递着怎样的深情厚谊?15年来,博爱县坚持不懈打造和提升红叶品牌,成功将国庆黄金周延伸为黄金月,游客接待量从2010年的4.09万人次增加到2016年的13.04万人次,旅游综合经济效益从200多万元增加到2000多万元,带动周边5000多名农民致富。在组织规模方面,青天河红叶节由原来的博爱县人民政府主办上升为由焦作市人民政府主办,实现了节会规模的上档升级。在旅游市场开拓方面,从周边城市拓展到以河南、山西、山东、河北、陕西、湖北、安徽为中心的国内市场,再到我国港澳台地区以及韩国、马来西亚等国际市场,成功从区域性品牌提升为国际品牌。同时,青天河红叶节已成为博爱县展示科学发展成果和靓丽城市名片的窗口,提升了博爱县对外的知名度和美誉度。
一片红叶背后有着怎样的故事?“红叶传情”,是博爱县打造全域旅游的重要落子。近年来,博爱县委、县政府着眼于旅游业的战略提升和核心竞争力培育,按照旅游发展“144”模式,坚持“从单纯的景区提升为休闲度假目的地,从区域性品牌提升为全国性品牌,从机械旅游提升为智慧旅游,从单一的山水观光游提升为全域旅游”四个提升。“红叶传情”作为全域旅游四大品牌之一,既有周边景区不可复制的、别具特色的红叶优势,又被赋予了别样的情感色彩。秋渐好,叶正红,相思浓。相思亭远望,飞红流翠之美,挤红拥绿之趣,怎不令人沉醉其间,乐而忘返?以美动人,以情感人,一系列的主题营销,不间断的活动策划,有效增强了游客的黏性和忠诚度。围绕红叶品牌,博爱县突出森林小镇、户外小镇、摄影小镇、康养小镇和情感小镇五个定位,对靳家岭的周边地区进行了再规划再打造,目前玻璃栈道、红叶廊道等项目基本建成,知青村的改造、靳家岭民宿的改造正在有序推进。
县城即景区,小城处处美。创建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博爱县城区提质、景区升级,四大品牌发力,旅游业已成为博爱县域经济社会发展中最具活力的因素和转型发展的有力支撑。2017年1~9月,核心景区青天河景区共接待游客435.9万人,累计收入1.71亿元;全县共接待游客689.07万人,累计收入2.03亿元。①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