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接一版)还带动一方发展,可谓“一石三鸟”。尤为可贵的是,“零地招商”使投资方减少了投资成本,缩短了建设周期,效益明显。河南国隆实业入驻马村区后,投资1.5亿元的一期项目,仅用4个月时间就建成投入试生产,订单已经签到明年3月份。该企业负责人说,国隆实业项目如果全部新建,至少需要两年。
法宝之三:委托招商 发挥市场优势
招商引资不仅靠“区长”,更要靠市场。马村区在加大政府推动招商力度的同时,更加注重运用市场化的手段,抓好委托商会和行业协会招商工作。该区各外出招商小分队根据当地客商、专业招商中介机构、社会知名人士等情况,有选择地进行洽谈,委托其为马村区代理招商。
该区利用区籍在外人才资源库、侨胞、台胞等优势资源,分别与上海焦作商会等签订了长期合作协议,利用其广泛的影响力,开展有针对性的招商活动,丰富客户资源。
发挥经协组织作用,促进跨区合作,努力实现与沿海发达地区协作的新突破。该区利用各种经贸洽谈活动,利用商会平台建立友好合作机制;加强与相关产业工会、协会联系,建立紧密合作关系;对世界500强、中国500强和行业龙头企业等进行深入研究,了解掌握产业发展方向和趋势,制订产业链招商行动方案,明确投资路径;采取分层次、跨地域、请进来、走出去等办法多点出击,重点针对发达地区开展招商。通过委托招商方式,中梁地产集团总投资20亿元的综合体项目落户马村区。
法宝之四:服务招商 创造马村速度
“投资马村、马上就办、马到成功”,这霸气的话语,对马村区而言既是口号,更是行动,如今已经成为马村区招商引资的品牌和形象。
“马村区的经济基础不好,遇到好项目我们很珍惜,真心实意想让项目留下来,努力搞好服务,力争早建设、早见效。”这是马村区广大党员干部的心声。
近年来,马村区通过转变观念,加大招商投入,充实培训招商队伍,完善服务,明确招商责任,已初步建立全区联动的招商网络,形成包装策划——推介发布——招商引进——管理服务——后续服务——以商招商一条龙的良性循环招商机制。马村区委、区政府每年拿出500万元设立招商引资发展专项资金,主要用于招商引资小分队建设及代理招商网络建设、专门人才招聘、招商人员培训、重大项目策划包装、重大招商活动的组织、招商宣传推介等工作,并将大中型国有企业引进战略投资者、引进优势产业和重大项目纳入奖励范围。一系列举措激发了该区干部招商引资的热情和活力。
投资3亿元的河南天未生物公司年产12万吨药用辅料建设项目,从第一次谈判到进地奠基,只用了60个小时。河南国隆实业年产120万平方米装配式建筑及新型配套材料项目,从洽谈到落地仅用10天。中利腾晖光伏科技有限公司投资10亿元的50兆瓦农光互补项目,从签订合作协议到全面竣工,仅用1年时间,是全国同行业最快速度。青岛昌盛日电太阳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投资的50MW光伏农业科技大棚并网发电项目,仅用1个月时间就动员迁坟400多座,搬迁5个饲养场,保证了项目提前开工。该项目从引进到并网发电,仅用了短短1年多的时间。青岛昌盛项目负责人曹元荣说:“这样的环境,这样的速度,大大出乎我们的意料。”
第一时间捕捉信息、第一时间接洽项目、第一时间拍板决策、第一时间开工建设……这样的招商引资速度在马村区已经成为新常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