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2日下午,在市世纪路上,一辆高压冲洗车停靠在河南理工大学附属小学门口,车上走下一个人,拿起冲洗枪对准学校门口的隔离栏下方,示意司机打开开关后,一股水流喷出,把隔离栏下的垃圾冲到路边。
拿着高压冲洗枪的人是市城乡一体化示范区城管局环卫司机班班长宋国光。当天,他和冲洗车司机一起上路洒水,看到学校隔离栏下积累了垃圾,就停车进行清理。
宋国光今年35岁,到城管局工作已经15年,从事环卫工作也有8年之久。刚到城管局工作时,他是一名城管队员,负责示范区辖区内占道经营管理等工作。2009年,转岗到环卫司机班担任班长。
“2009年的时候,示范区还没有道路清扫机械化作业,那时司机班也就6名司机,主要从事生活垃圾转运工作。”宋国光告诉记者。
当时,司机班共有4辆生活垃圾运输车,宋国光开一辆,每天往返示范区和位于修武的垃圾处置站几次,虽然很忙,但工作相对来说比较简单。
从2015年开始,示范区城管局的机械化作业程度越来越高,宋国光的工作忙碌了起来。司机班的职责逐渐变成了两部分,一要转运垃圾,二要清扫道路。“2015年以后我主要从事司机班的日常管理,现在我们有司机58名,环卫车辆40余辆。”宋国光说。
每天4时,司机班就要派出一批车辆对辖区的道路进行清洗,前边是吸尘车,中间是冲洗车,后边是洗扫车,三种车辆一个组联合作业。宋国光虽然不开车也不闲着,他要对路上的作业车辆进行巡查。同时,他还携带着“以克论净”的检查工具,随时对机扫作业的效果进行评估。
“一刻不能停,随时都要监测车辆运行,遇到空气污染指数较高的情况,要加大洒水力度,当空气湿度达到一定数值,还要停止洒水作业。”宋国光说,“道路清扫随天气而变,我们的工作也随时调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