抓住秋天好好锻炼一下身体,对迎接严冬的考验是非常有必要的,不过要是没有掌握正确的锻炼原则,在锻炼中伤了自己,恐怕就会事倍功半,因此特别提醒您,锻炼也要讲方法,并且在锻炼后搭配合理的饮食,将会使您的健身生活变得更加系统化与合理化。
秋季锻炼之“宜”与“忌”
锻炼法则之一:注意衣着,防止感冒。秋季和夏季不同,清晨的气温已经开始有些低了,锻炼时一般出汗较多,稍不注意就有受凉感冒的危险。所以,千万不能一起床就穿着单衣到户外活动,而要给身体一个适应的时间。尤其是老人,在早晨醒来后不要马上起床,因为老年人椎间盘松弛,突然由卧位变为立位可能会发生扭伤腰背部的现象,有高血压、心血管病的老人起床更要小心,可以在床上伸伸懒腰,舒展一下关节,稍休息一会儿再下床。
锻炼法则之二:及时补水,防止秋燥。由潮湿闷热的夏季进入秋天,气候一下子干燥起来,温度也降低了不少,人体内易积攒一些燥热,而且秋季空气中湿度减少,容易引起咽喉干燥、口舌少津、嘴唇干裂、鼻子出血、大便干燥等症状。再加上运动时流失的水分,会加重人体缺乏水分的反应。所以,运动后一定要多喝开水,多吃梨、苹果、乳类、芝麻、新鲜蔬菜等食物,或是平时多喝冰糖梨水、冬瓜汤等食物来保持上呼吸道黏膜的正常分泌,防止咽喉肿痛。
本报记者 孙 军 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