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出去,请进来”,通过实地学习与考察,对标先进找差距,谋出路。今年7月,由市委组织部和市旅游局组织的浙江大学全域旅游培训班,让我市许多来自基层的相关工作人员开阔了思路,看到了全域旅游发展前景,深入了解了市委、市政府发展全域旅游的战略部署。
学习归来,武陟县人大党组成员、妙乐寺塔景区管理中心主任杨灵枝,博爱县月山镇纪委书记陈城霞,修武县云台山镇政府工作人员周齐新感慨万千。他们说:“要高标准、有特色发展全域旅游,焦作前途光明。”
杨灵枝说:“课堂上,教授从理论到实践、从微观到宏观、有数据有分析、有问题有对策,结合‘一带一路’战略,谈论创意旅游,解析旅游现代化和旅游产品营销案例分析,丰富了我们的思想、开阔了我们的思路。课下,教授带领我们深入全域旅游发展先进地区进行现场教学,让我们身临其境,了解真实情况。”
一路走来,一路学习,杨灵枝深刻地感受到,发展全域旅游一定要高标准规划,通过高标准规划,明确旅游项目定位,凝练文化品牌。比如,杭州市桐庐县按照“县域大景区”理念,构建“县城(中等城市)——中心镇——特色镇——中心村——特色村”梯次衔接的结构体系,个性化、特色化的编制完善中心村、特色村、精品村、培育村建设规划。该县环溪村、荻浦村等村聘请中国美术学院等规划机构,先后制订了村庄保护规划、旅游规划、总规和详规。
走进桐庐县,沿路绿树成荫,街道宽阔干净,高楼鳞次栉比。这些在杨灵枝看来,都与该县高标准规划、高标准实施分不开。该县把道路绿化与道路建设同步规划、同步设计、同步建设,做到“规划设计一条,绿化达标一条”,对主要道路两侧都划定绿线实行控制,大量采用香樟、合欢、石楠等绿化树种,丰富道路绿化层次和色彩,营造四季不同的道路景观。近年来,该县加大投入旅游基础设施建设,对主要道路全面进行改造提升,为旅游发展和风情小镇建设提供了通畅、便捷的交通保障。
浙江学习,同样令陈城霞受益匪浅。结合实际工作,陈城霞说:“全域旅游发展要有特色,体现区域旅游的多样化。”
近年来,博爱县月山镇以打造宜居乡村为目标,立足区域特色,把握重点,强化措施,推进乡村旅游建设工作,使群众幸福指数有所提高。目前,月山寺禅修小镇建设如火如荼,然而对标先进,月山寺禅修小镇建设还存在许多问题。比如,缺乏总体规划,仅有粗线条设想,没有详细规划;缺乏资金投入,月山镇一些传统古村落亟待修复;缺乏整体环境配套,环境对游客的吸引力弱。
陈城霞说:“对标先进找差距,谋出路。月山镇下一步打算与青天河风景区对接,在月山寺禅修小镇规划的基础上,作出高标准规划,使该村建设与青天河风景区融为一体。在资金方面,月山寺禅修小镇将激活民间资金,对窑洞、石屋、门楼、台阶进行修整,并通过招商引资,争取资金,把月山寺禅修小镇建设成为有山、有水的特色景区。”
依靠云台山风景区旅游资源发展全域旅游,学习归来的周齐新有了更加深刻地体会。他说:“农家乐是农村自然风光、风土人情的浓缩和升华。桐庐县深入挖掘乡村旅游资源的文化内涵,将民宿价位定位于低端客户;莫干山充分利用自身历史文化背景,以宣传疗养为基础,将民宿价位定于中端客户;裸心谷将中国传统文化与西方文化有机的结合,将民宿价位定位于高端客户,这样的定位满足了不同层次客人的需求。焦作创建全域旅游也应进行市场定位,所建设的宾馆应具备接待各种层次的客人,培育本地特色品牌。”
周齐新说:“发展全域旅游,焦作要把特色展现出来。浙江的民宿充分体现了江南水乡的特色,水多、植被多、环境好,通过文化创意,不断提高自身文化品位。焦作发展全域旅游,应把本地的特色充分展示出来,做好“旅游+”文章。焦作还要深入挖掘本地文化资源并进行整理、包装、优化,不断赋予乡土人文新内涵,促使历史文化资源优势转化为产业优势,这样才能不断提升本地资源的吸引力、竞争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