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王玮萱)10月17日,陶质彩绘文物保护国家文物局重点科研基地焦作工作站在焦作市博物馆挂牌,这标志着我市文物科技保护工作再上一级台阶。
我市是文物大市,在出土的大量精美文物中,以陶质文物居多。2007年,焦作靳德茂墓元代出行仪仗方阵陶俑出土后,市博物馆开始与陶质彩绘文物保护国家文物局重点科研基地——西安秦始皇帝陵博物院合作编制修复保护方案。该方案先后获河南省文物局、国家文物局批复,并获得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国家文物保护科学和技术研究课题资助。经过3年的努力,该项文物修复保护计划顺利完成。
据悉,焦作靳德茂墓元代出行仪仗方阵陶俑的修复保护计划开我市陶质彩绘科技修复先河,为我市培养了一批专业的陶质彩绘文物科技修复人才。
2015年,市博物馆与秦始皇帝陵博物院再度合作,启动54件彩绘陶仓楼的修复保护工作。2016年,市博物馆承办河南省第一届陶质彩绘文物保护与修复培训班。由此,我市逐步建立起陶质彩绘文物修复保护的人才培养机制。
目前,市博物馆文物科技保护中心已建成100平方米的文物保护修复室。据悉,焦作工作站所形成的科研成果将在河南省文物局的统一管理下,向省内各级文物收藏单位推广应用,以提高我省陶质彩绘文物保护修复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