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7月,由河南省社会科学院发布的《河南文化发展报告(2017)》显示,焦作区域文化竞争力全省综合排名第三,比肩郑洛。
“百姓文化超市”享誉全国,惠及民众达568万人次,引起中宣部、文化部、省委宣传部和中央级媒体的高度关注,中宣部、文化部领导多次到我市进行调研并给予高度评价。
我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和文物保护工作分别居全省第一位、第三位。其中,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13项,居全省第一位;文物遗迹3014处,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7处,列全国第二十二位、全省第三位。
今年,我市文艺创作人员创作的历史剧《监察御史韩愈》被省委宣传部列为2016年度中原文艺精品创作工程重点项目,荣获2017年度国家艺术基金大型舞台剧创作项目211万元资助,开创了我市作品创作获得国家级资助项目的先河,并荣获河南文华优秀剧目奖。
“中原文化大舞台”活动今年共演出38场、放映电影600场。“舞台艺术送基层”“周末大舞台”“戏曲进校园”等活动红红火火,市财政今年拿出240万元用于购买300场公共文化服务演出。
……
一项项荣誉,记载着我市大力发展文化事业的坚实脚步。一个个举措,折射的是我市推进文化惠民的铿锵步伐。
文化惠民,文化便民,是我市大力发展文化事业的初衷和使命。
今年年初以来,全市文化广电新闻出版系统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加快提升经济“硬实力”的同时,不断加强文化“软实力”,全面深化文化体制改革,统筹推进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持续加大文化领域创新力度,群众文化活动不断丰富,文化队伍不断壮大,文化服务的供给能力明显提升,城乡群众真切感受到了文化大发展大繁荣所带来的实惠。焦作文化成为一张亮丽的城市名片,熠熠生辉,炫目多彩,区域文化竞争力我市综合排名全省第三位,率先跻身全省文化领域“第一方阵”。
“你点单,我服务”是我市“百姓文化超市”惠民工程的一句宣传语,在全市城区广为流传,在农村家喻户晓。
自“百姓文化超市”惠民工程实施以来,我市不少基层群众切身体会到了“互联网+文化”带来的变化,动动手指“淘文化”,足不出户“享文化”渐成常态。
目前,“百姓文化超市”已经覆盖全市城乡,广大基层群众越来越多地使用“百姓文化超市”,越来越多的群众享受到了“百姓文化超市”带来的实实在在的实惠。
“周末大舞台”,让群众每个周末都能享受到文化大餐;“舞台艺术送基层”,让大众在家门口享受艺术的大餐;“农村数字电影放映”,为农民朋友送上高质量的精神食粮……今年年初以来,我市文化惠民工程系列活动不断开展,送欢笑给市民,送节目到田间,送电影到工地,惠民文化如春风吹到市民身边,老百姓的日子过得越来越滋润。
市文化馆、图书馆、博物馆等公共文化场馆持续对外免费开放,“文明河南·欢乐怀川”“文明生活·教你一招”“百城万场”等文化品牌活动持续深入开展。为加快“书香焦作”建设,市文化部门在城区建立了8个图书馆分馆、17个馆外流通点、32个学校读书角、2个“24小时城市书房”,并组织开展了“世界读书日”“图书馆服务宣传周”“悦读,在路上”等形式多样的活动,营造了全民阅读的浓厚氛围。今年,“萤火虫阅读计划”项目被命名为河南省第二批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项目。
市博物馆以馆际合作为平台,取得陶质彩绘修护硕果。近日,“陶质彩绘文物保护国家文物局重点科研基地焦作工作站”挂牌成立,这是我市文化部门的又一个金字招牌,标志着市博物馆文物的科技保护工作迈上了新台阶。
在文化市场综合执法方面,今年我市开展“闪电行动”3次、“扫黄打非”集中行动1次、印刷市场专项整治行动1次,出动检查人员27145人次,检查经营单位11505家次,责令改正105家次,取得显著成效。今年,市文广新局再次被国家版权局表彰为查处侵权盗版案件有功单位一等奖。
文化惠民为幸福生活加码,用群众幸福指数考量“文化民生”。如今,市文广新局正以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为契机,以新的文化发展理念为引领,担当有为,不辱使命,为建设“四个焦作”和实现我市早日跻身全省“第一方阵”的目标,提供强有力的思想保证、精神动力、智力支持和文化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