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自行车王国”到汽车遍地,机动车与非机动车的路权之争再次引发关注。连日来,“童话大王”郑渊洁通过其个人微博发文称,北京朝阳区六里屯一带,原本狭窄的道路被画上停车线,并有人收费停车,导致自行车骑行时“无路可走”。昨日,朝阳区政府通过官方微博回应郑渊洁称,已将问题转至相关部门,并会第一时间通报处理进展。
(据《新京报》)
自行车骑行时“无路可走”,这应该不是郑渊洁一个人遭遇的尴尬和困境,明明面前有路,自行车却无法通行,这种结果暴露出城市交通管理存在的问题。因此,自行车“无路可走”可以视为是对城市管理科学化精细化的呼吁。
随着我国汽车保有量的迅速增加,我国已经成为汽车大国,但是随之而来的是车位的紧缺和道路的拥堵,在这样的背景下,非机动车道就会被下意识地挤占,这就导致了自行车的无路可走。这不仅是对自行车路权的侵占,也加剧着道路混乱和危险。带来的直接危害就是,自行车要么不得不改道机动车道,要么加入人行道,不管什么结果,这种人车混行,都存在着巨大安全隐患。
自行车道属于非机动车道,既然是非机动车道,就不允许机动车进入。这是最基本的常识和底线。交通管理最重要的是要确保各行其道,互不侵犯和干扰,这样才能最大可能地确保交通安全。可是,如今却在非机动车道划出停车位,这无疑是在破坏这一原则,打乱着正常的交通秩序,也存在着很大的安全隐患。
没错,我国汽车保有量不断刷新,停车位十分紧张,但是自行车的规模也不容忽视,说是自行车大国也不为过,尤其在环保意识日益增强和共享单车出现的当下,骑自行车出行已经成为很多人的选择。因此,在满足机动车停放和通行需要的同时,也应该重视自行车的需求,在交通管理上以牺牲自行车的权利来确保机动车停放,这显然是不科学的,也是不公平的,不管什么交通工具,都应该享有平等的道路通行权。这种在非机动车道划停车位的举措,不仅暴露出一种错误的交通管理理念,也是一种精细化科学化管理思维的缺失。
其实,在这个问题上,完全可以采取更加科学的举措。比如,一方面,可以采取更加科学的设计,更加科学的管理,来挖掘和丰富车位资源,满足道路停车需要。另一方面,可以实施精细化设计和管理,完善细节。比如,可以在非机动车道划出专门的自行车道,这种精细化的举措,可以在很大程度上确保自行车通行畅通无阻。不管如何,交通管理都应该遵守各行其道的基本原则,为自行车保留一条畅通的通道,不仅是安全需要,也是公平的彰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