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房价每平方米超过10万元的前门地区,有一块“黄金菜地”隐于闹市之中。因这片菜地的主人在此种植着大片的萝卜和白菜,被不少网友戏称“很任性”。连日来,对这片菜地主人的讨论不绝于耳,有人说是胡同里念想着过去的“老北京”,有人说是豪掷千金、追求隐世生活的现代“陶渊明”,还有不少人慕名前去一探究竟。
(据《北京青年报》)
不用想也能猜出一二,毕竟在这寸土寸金的北京前门地区,能够开辟出一块菜地绝非等闲之辈。据记者探访,菜地的主人并非“老北京”也不是“隐士”,而是一家企业,这块地是暂时闲置的项目用地,菜地里种出来的萝卜、白菜等,都会交给街道和社区。由此可见,一旦需要使用,菜地就会停掉。
“黄金菜地”之所以引人关注,除了这地界儿寸土寸金外,更多的是人们对田园生活的一种向往。试想,如果在闹市区拥有自己的一片田园,自己种植、管理、收获、享用,当是多美的一件事情。可现实是,快节奏的生活中,城市已被钢筋水泥所侵占;即便绿化搞得再多元、再靓丽,与田园生活比起来总是相差许多。
只不过,这样的“黄金菜地”虽令人艳羡,但终归不能久存。一则,企业项目用地早晚会被利用起来,以创造更高的收益;二则,大多数老百姓没钱没精力去开辟这样一块菜地;三则,即便各种条件允许,是否符合城市规划与管理也需要考虑。也因此,这块任性的“黄金菜地”,显得很惹眼,且一时能够走红。
但从另一个角度而言,这样的“黄金菜地”未尝不能复制,于城市管理者和建设者理应从中汲取些智慧。比如,项目建设单位,如果有闲置用地,不妨进行开垦,通过种植蔬菜,一则可以降尘,二则也可以通过向周边居民派送蔬菜融洽关系。实际上,种菜或者种花草的做法,比闲置用地裸土覆盖的办法更能取得良好的社会效益。
归根结底,“黄金菜地”是对环境向好的期待。诚如网友“游记”记载,“靠东的这块地儿,从前曾是破烂不堪的房子”,后来“一日日看这里从一片破败的沙石瓦砾,变成现在的满园绿色”。的确是这样,城市中的每一个点滴变化,都会在人们心中留下影像,也更期待着居住生活的环境越来越好。
因此,“黄金菜地”很宝贵,彰显了涉事企业的一种智慧,即便是无心之举,也令人点赞。同样,假若有一天这块“黄金菜地”没有了,也没有必要耿耿于怀。毕竟,这块地也需要“物尽其用”。同时,对于我们个人而言,身居闹市渴望一亩方田是人之常情,不妨从好好珍惜、爱护环境做起;更不妨走进乡村、拥抱自然,来纾解“黄金菜地”引发的田园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