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代的发展,党和人民事业的需要,呼唤新指导思想产生出来。这原本是政治逻辑的必然结果,因为肩负“站起来、富起来、强起来”三大历史使命的中国共产党,在完成每一历史使命时都要有与该使命相吻合的指导思想,以保证集团内成员有所遵循。今天,我们党已经完成或基本完成前两大使命,开始向后一使命任务前进,这就需要在既有指导思想理论的基础上,产生最新指导思想。换言之,进入新时代就必须有新指导思想。简言之,产生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符合政治逻辑的事情。
对于党的最新指导思想奠基于何种基础与智慧来源,其内涵、外延是什么,反映和指导哪些重要方面的建设,抑或着力解决了哪些现实命题,十九大报告已经作了清晰概括和厘定。所以,这里我们特别需要认清和强化的是指导思想产生的动因与内生性逻辑,以保证我们思想上遵循和行动上自觉。
第一,只有创新党的指导思想,才能“从理论和实践结合上系统回答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什么样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怎样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报告明确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是近代以来中国人民长期奋斗历史逻辑、理论逻辑、实践逻辑的必然结果。”正是因为合逻辑抑或内生逻辑,才做到合情合理、顺理成章。这也是国际共运出现低潮,马克思主义政党在许多国家失去执政权的情况下,中国走出了改革开放后的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根本原因。
循着这样的思路和逻辑分析问题,在“世界每时每刻都在发生变化,中国也每时每刻都在发生变化”的情况下,我们要跟上时代的发展步伐,就必须“不断认识规律,不断推进理论创新、实践创新、制度创新、文化创新以及其他各方面创新”,以创新求突破,以创新求发展,以创新思想理论成果来回答新问题。
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在五年时间围绕“风清气正”进行全面而又系统性建构,并且取得了骄人的业绩,以实践经验和发展成就来回答关于特色社会主义的重大命题,最有说服力。所以,奠基于强烈的创新意识、创新思维、创新实践和创新成果基础的思想理论成果,一定能够支撑全党、全国人民坚定社会主义信念,走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第二,只有创新党的指导思想,才能“以全新的视野深化对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才能“推动构建新型国际关系,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报告鲜明提出“三大规律”,这些规律皆关系到党和国家的政治走向,进而关系到党的自我革新与执政能力提升,关系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能不能成为普适制度,推动国际共运回归。这原本就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应有之义,也是必须破解的基本而又重大问题。
看一下上个世纪前半叶中国社会变革与中国共产党的革命道路,问题便清楚明了。为什么中国在黑暗中摸索时间那么长?因为没有掌握社会发展规律的先进政党来主导。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够在党派林立的情况下脱颖而出?就是因为掌握了马克思主义这一先进思想理论。为什么中国革命一再出现“左”右倾的错误,严重时几乎葬送中国革命,直到有了毛泽东的正确领导,中国革命才真正走上正确道路?因为毛泽东创立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新思想理论。
中国正在和世界一起步入新时代,既然是新时代,就一定会产生新情况新问题,进而需要创新思想理论作指导。换言之,只有思想理论实现了突破和创新,实践才走在正确的道路上。从这个意义上讲,新的指导思想是推进和深化“三大规律”的世界观、方法论,认真坚持和遵循这一思想,不仅能够保证中国“强起来”,还能够为世界发展作出我们的贡献,实现报告所展望的“21世纪中国的马克思主义一定能够展现出更强大、更有说服力的真理力量”。
仅仅从探索“人类社会发展规律”一个方面看问题,已经能够看出最新指导思想的重要。报告充满自信地提出:“给世界上那些既希望加快发展又希望保持自身独立性的国家和民族提供了全新选择,为解决人类问题贡献了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一个“全新选择”,一个“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有着强烈的现实针对性和深刻的思想性、政治性。
当前世界有两大难题待解、难解,需要“负责任的大国”作出回答。一个是基督教世界与伊斯兰世界的文化冲突、宗教冲突,直接威胁着世界安全;另一个是中国和世界有一个必须跳出和如何跳出“冷战思维零和博弈”的问题。两大挑战或难题分属两大领域:文化领域和意识形态领域。
要解决这样的带有根本性的问题,需要具有创制能力的大政治家和优秀的民族,需要率先实现自我超越。比如,作为革命党的中国共产党,主导建构起来的精神世界、价值系统与评价体系,有着鲜明的阶级对抗和制度对抗基础,在倡导“命运共同体”的今天,就需要找到之间的平衡点,否则难以带来世界和谐,甚至不可避免地参与到大冲突、大对抗之中。
未必不是缘于此,报告对中国共产党的使命任务作出新规定,让人耳目一新,且内涵丰富而又深刻。这就是,“中国共产党是为中国人民谋幸福的政党,也是为人类进步事业而奋斗的政党。中国共产党始终把为人类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作为自己的使命”。
这已经凸显出新的指导思想站位之高、突破之大。有了这样的具有引领人类文明前行能力或潜质的指导思想,就能够做到“把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优势和特点充分发挥出来,为人类政治文明进步作出充满中国智慧的贡献”。
第三,只有创新党的指导思想,才能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中注入新的重要组成部分,有效提升解决矛盾问题的能力。
报告强调指出: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全党、全国人民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的行动指南,必须长期坚持并不断发展”。所以,在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中注入这一重要组成部分,根本在于化解现实矛盾问题的需要。
我们处在大变革、大突破时期,也是大量积累下来的结构性矛盾、腐朽思想观念需要彻底革除时期。这种情况下,“我们党面临的执政环境是复杂的,影响党的先进性、弱化党的纯洁性的因素也是复杂的,党内存在的思想不纯、组织不纯、作风不纯等突出问题尚未得到根本解决。”所有这些,必然带来“执政考验、改革开放考验、市场经济考验、外部环境考验”,若不能实现思想理论突破,取得更加强大的指导思想作引领,“精神懈怠危险、能力不足危险、脱离群众危险、消极腐败危险”就不会远我们而去。
所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以强烈的历史担当坚定地走上思想理论创新的道路。尤为可贵的是,习近平总书记以自己特有的思想能力,实现了方法论上的重大突破,这就是“问题是工作的牵引,问题是时代的召唤”。短短五年取得巨大成就,就是这一方法论的支撑,也正是因为新的指导思想蕴含着这一方法论,从而保证党和国家注定有新气象新作为。
最后,借用报告中的话语:“时代是思想之母,实践是理论之源。只要我们善于聆听时代声音,勇于坚持真理、修正错误,21世纪中国的马克思主义一定能够展现出更强大、更有说服力的真理力量!”这应当是新指导思想给我们带来的强烈自信和巨大力量。
(作者为国防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