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版:安全经纬丨新闻时评 上一版3  4下一版
市安监局认真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
我市举办全市危险化学品生产企业 安全生产标准化内审员培训班
武陟县安监局 成功端掉一非法加油点
沁阳博爱通力协作消除安全隐患
图片新闻
公 告
丑化中年男人也是一种“油腻”
孩子的教育方式
“外教热”的冷思考
世相漫话
 
   
  数字报
 
焦作日报 | 焦作晚报 | 焦作网 | 网上投稿 | 太极拳网
上一期 版面导航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17 年11月3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丑化中年男人也是一种“油腻”
□邓海建
移动用户:发送短信 jzsjb 到 10658300 即可订阅《河南手机报焦作版》,3元/月。不收GPRS流量费。
联通用户:发送短信 3jz 到 10655885 即可订阅《河南手机报焦作版》,3元/月。不收GPRS流量费。
电信用户:发送短信 42 到 106592066 即可订阅《河南手机报焦作版》,3元/月。不收GPRS流量费。
登录 焦作网weibo.com/jzwww焦作手机报weibo.com/jzsjb) 官方微博参与互动
版权声明:焦作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复制、转载或建立镜像等。
联系电话:0391-8797395
分享到:
 
   

  做个中年男人挺难,就像有评论所说,“他们迫不及待地自命中年,却更像是一种习惯表达”,许多人渴望从中年焦虑中挣脱出来,最后又成了一场空喊。

  保温杯、枸杞茶、戴各种串串、发际线后退、衣服加大码……中年男人的生活似乎就这样被标签化了。只是“中年危机”大概就像中等收入陷阱一样,是个别人觉得你铁定会遭遇、但你自己未必有跳坑感受的复杂命题。回头想想,网上走红的冯唐热文,其实不只可以献给中年男人——作为人生守则,“不要胖、不要好为人师、不要停止学习”等,简直可谓童叟适用、男女无别。

  只是,如果药方是通用的,病的又何止是“男到中年”呢?

  长得帅了,似乎说什么都有道理。不过,那些被嫌弃、被吐槽的中年男人,他们可能亦曾有过明星般帅到晃眼的青春。自古以来,人到中年,男人大概都会分化成三个类型:一是像林志颖等明星般逆生长的男人。这取决于后天的“养成”,成本很高、过程复杂,非常人能企及;二是大多数平凡如你我的普通男人,奔波操劳;三是少数连“油腻”都谈不上的低收入男人,他们甚至买不起保温杯,喝不起枸杞茶,亦不会在“中年危机”的话题里找到丝毫存在感。

  标签思维当然说烂了,“中年油腻”话题的背后,其实还有另外两种叫人不吐不快的隐性逻辑。一是“上流阶层”的傲慢。坦白地说,即便是要做到作家冯唐所说的“十个不要”,没有点经济基础也是很难实现的。舆情汹涌之间,铺天盖地对中年男人的诘责里,散发着某种俯视的、鄙夷的傲慢。只是,人类的生存状态中,总会有“奋斗18年才能和你喝杯咖啡”的悲怆,而要让所有中年男人都绅士起来、贵族起来,似乎过于理想化了,毕竟连莎士比亚都曾感叹“三代培养不出一个贵族”。

  二是“年轻崇拜”的夸张。一方面,流行话题的话语权大多在年轻人手里(尽管他们的背后有中年领导在)。以新浪微博为例,有数据显示,18至30岁的年轻用户群有2.26亿人,占到整个平台用户的近80%。另一方面,社会为“年轻”提供了更多背书的空间。作家蒋方舟说过这么一句话,“讨好年轻人,是社会的通病”。这种通病里,尽管有情感与价值的人伦常识,但更多的是社会对中老年群体缺乏更多的认同与鼓励。

  一个男人活得有没有尊严,是清逸帅朗还是肥腻邋遢——有时并不是个人主观能选择的自由。丑化中年男人之所以成为潮流,既是男权主义视野下成见之变种,更是忽略客观条件进行无端苛责的欲加之罪。每个人,每个年龄段的人,都该“进化”成最好的自己,但单独丑化中年男人,恐怕是另一种“油腻”。

 
3上一篇  下一篇4  
 
   
   
   

焦作日报社数字报刊  地址:焦作市人民路890号 报业·国贸大厦  焦作日报社主办  邮编:454002  电话:0391-8797395
豫ICP备14012713号
所有内容为焦作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
焦作日报客户端
焦作日报微信公众号
焦作网微信公众号
焦作网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