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6版:文化焦作 上一版3  4下一版
“产业+”拓宽焦作文化产业发展路
在拼搏中实现人生蝶变
耿剑光维也纳吹响葫芦丝
绞胎瓷作品《丝绸之路》荣获 中国工艺美术最高奖“百花杯”金奖
纪念曹谨230周年诞辰 海峡两岸书画展在沁阳举行
许庆荣的金石情怀
焦作百姓文化超市
 
   
  数字报
 
焦作日报 | 焦作晚报 | 焦作网 | 网上投稿 | 太极拳网
上一期 版面导航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17 年11月3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许庆荣的金石情怀
本报记者 张 蕊
移动用户:发送短信 jzsjb 到 10658300 即可订阅《河南手机报焦作版》,3元/月。不收GPRS流量费。
联通用户:发送短信 3jz 到 10655885 即可订阅《河南手机报焦作版》,3元/月。不收GPRS流量费。
电信用户:发送短信 42 到 106592066 即可订阅《河南手机报焦作版》,3元/月。不收GPRS流量费。
登录 焦作网weibo.com/jzwww焦作手机报weibo.com/jzsjb) 官方微博参与互动
版权声明:焦作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复制、转载或建立镜像等。
联系电话:0391-8797395
分享到:
  图为许庆荣在翻阅《千字文》印作册页。
  本报记者 张 蕊 摄
 
   

  以石为纸,以刀为笔……我市篆刻爱好者许庆荣历时两年,倾心篆刻了一套由106方印章组成的《千字文》,这在国内艺术界实不多见。

  在朋友陪同下,记者走进许庆荣的工作室“金石斋”,欣赏了这难得一见的艺术珍品。

  在“金石斋”内,朴素雅致的工作台上,一方方印章排列得整齐有序,这些印章有大有小,印石颜色不一,刚钤印过的朱红印面鲜艳夺目。每方印的字数不同,字体各异,隶、行、草书体的边款清晰易读。许庆荣告诉记者,这就是刚刚完成的《千字文》印章。

  许庆荣,河南永城人,焦作市公交总公司退休干部,自号耕石,焦作市书法家协会会员,美术家协会会员,文化馆馆员。

  谈起篆刻,许庆荣打开了话匣子。他自小喜爱篆刻,小学时的班主任是他的起蒙老师,到了上中学时,他经常用梨木刻章,在钢板上帮老师刻印复习题试卷等。后来,由于工作原因,把这个爱好丢了十几年,直到2003年退休后,才在书画界朋友的鼓励下,重新把精力放到篆刻上。

  最初产生篆刻《千字文》的想法是源于对传统文化的热爱。

  许庆荣说:“优秀传统文化是全民族的精神财富,每位炎黄子孙都要自觉承担对优秀传统文化继承和弘扬的责任。我要用己所长,为传统文化的传播尽微薄之力。”

  为何选择篆刻《千字文》?许庆荣说,《千字文》是中国早期的经典蒙学课本,涵盖了天文、地理、自然、社会、历史等多方面的知识,是中国经典传统文化的佼佼者,我国历代书法名家大都用书法的艺术形式继承、弘扬和传播,但用篆刻这种艺术形式来展示《千字文》的作品却不多见。

  《千字文》每4字一句,共250句,1000个字,其中只有一个“洁”字重复。准备工作十分复杂,首先是把《千字文》的全文,用篆书字典查出每个字的甲骨、金文、缪篆、战国古篆四种篆书的写法,总共要查4000多个字,在创作构思和设计每方印时以备选用。购买好印石后,2015年春节后开始篆刻第一方印,16个字,为体现文字的远古而采用了最古老的甲骨文。篆刻过程中,许庆荣对每一方印的创作设计都用尽了心思,胸有全局、统筹构思,设计一方、篆刻一方,100多方印用不同的艺术风格来表现。

  许庆荣说,刻印的原则最主要是讲一个“美”字,也就是艺术性。在这套《千字文》印章里,一方最多的是32个字,最少是4个字,整体讲究变化和协调。细细看来,记者发现有几方印是采用瓦当造型、古钱币造型,略显古朴;有一方是草书入印,稍显活泼;有一方蝌蚪篆入印新奇别致,铁线篆文搭配宽边又有严谨庄重之感。其中,还配有几方古朴的朱雀、云龙图腾印,显得印屏活泼多彩。

  谈起篆刻创作的感受,许庆荣说,刻前30方还比较容易,越刻越难,因为创作构思、设计表现风格已是技穷,要达到每一方印都有不同的风格确实难度很大,必须下大功夫。刻到一多半时,产生一丝畏缩情绪,但又不想半途而废。于是,就下定决心,继续翻阅资料,借鉴古今名家之长,重振思路,坚持完成创作。之后便豁然开朗,终于在2017年初伏第二天完成了最后一方印刻。

  许庆荣向记者展示了刚刚钤盖好的《千字文》印作册页及20米长卷。每方印拓古朴精美,排序布局错落有致,穿插点缀精彩有趣。诚然,这是一个篆刻爱好者的心血铸就,他精心选购青田印石上百方,全文篆刻《千字文》,借以传承经典,启迪世人。

 
3上一篇  下一篇4  
 
   
   
   

焦作日报社数字报刊  地址:焦作市人民路890号 报业·国贸大厦  焦作日报社主办  邮编:454002  电话:0391-8797395
豫ICP备14012713号
所有内容为焦作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
焦作日报客户端
焦作日报微信公众号
焦作网微信公众号
焦作网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