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提出了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并将其与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区域协调发展战略、可持续发展战略、军民融合发展战略并列。乡村的安宁、优质的空气和水源、被遗忘的文化价值,这些都是乡村创业的题材,是大学生创业的好舞台。现在的农村,也不再停留在当初那个刀耕火种的年代。用互联网思维重新看待乡村资源,就会有更多新的思考。相信未来乡村在文创旅游、特色乡土产品打造、民风民俗体验等领域会涌现出许多优秀创客。”昨日,杉树计划发起人、上海杉树公益基金会理事长陈瑶对记者说。
杉树计划(CEDAR)是由中欧国际工商学院旗下中欧爱心联盟的陈瑶女士、罗念慈先生和史丽女士在2012年发起的公益项目,发起于中欧,贡献于社会。持续关注教育公益,是一个旨在点燃年轻人心中的希望、提高大学生职场竞争能力和综合素质的计划,一个培养自立自信自强、懂得感恩和回馈社会的卓越人才的服务平台。
近日,“丈量五千年——2017商学院企业黄河徒步挑战赛”在黄河南岸桃花峪滩地举行。陈瑶也专程从上海赶到郑州参加赛事活动,活动中与参与活动的河南理工大学的学生们一块徒步交谈。活动后,陈瑶又来到焦作。
陈瑶说,慈善消除痛苦,公益增加幸福,杉树计划发展到现在,在全国资助很多考上高中但没钱上学的孩子。同时,还在大凉山开展杉树支教活动,杉树计划在43个城市,帮助暂时因贫困受限的大学生提升能力增强自信,打破事业贫困。
“我们每年要资助1000多位高中生,在全国43个城市资助数千位大学生。我们希望能够吸引更多人去帮助那些暂时受困的年轻人,因为每一个年轻人的希望和创造力,都是这个社会最重要的资产。”陈瑶说。
陈瑶说,大多数人认为,在城市工作、买房、买车就是成功的标志,回乡发展被视为能力缺失、没有出息的表现。但陈瑶所遇见的乡村创客,大多有着坚定的理想,对故乡充满感情,并愿意为此默默耕耘。
河南理工大学建筑与艺术设计学院院长陈兴义在与陈瑶交流时说,他十分支持乡村创客让故乡年轻活动,希望与杉树计划合作,让大学生在实践中成长。
大学生晶晶、小米、杨莹、刘鹏说,听了陈瑶姐的一番话,让我们接触到之前从未接触过的思想领域,我们小杉树在陈瑶姐的帮助和影响下,一定会茁壮成长。
我市有许多年轻人返回家乡创业。示范区的李新国就是其中的代表。
今年30多岁的李新国,多年前在市区做起食品批发生意,生活富足。几年前,他感到农村也大有作为,便萌生回乡建设采摘园的想法。
说干就干。2011年,李新国通过各种渠道引进台湾黑紫密、新疆白玉等几十个品种的桑树,在宅院里建起一块试验田,白天呵护桑树的成长,晚上查阅桑树种植等技术书籍。在李新国的努力下,桑树长势喜人。
2013年,李新国在家人的支持下,将自家的5亩耕地改成桑树种植基地,将辛苦培育的桑树通过移栽、嫁接等技术手段“搬”进了基地。2014年,李新国种植的桑树第一次结果。他邀请朋友进园品尝果实,桑葚的优良品质得到大家的一致认可。
李新国的桑园丰收了,随着知名度的不断提高,前来采摘和品尝桑葚的市民也越来越多。在李新国的带动下,许多家户也开始种植桑葚,面积增加到30多亩,成为致富的好途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