冒充代驾司机专挑醉酒车主,快到目的地借故离开,之后团伙配合剐蹭讹钱。近日网传的郎永淳醉驾案“另有真相”,尽管未得到确证,却再度引发公众对“代驾碰瓷”的关注。媒体借此报道了某些代驾司机特别是“黑代驾”的“地下生意”——带醉酒女司机开房拍下裸照勒索;收费随意,到达目的地后临时加价;部分代驾司机醉酒驾驶……让人触目惊心。对于互联网代驾行业的发展现状,您怎么看?
【观点1+1】
@菏泽新志:代驾是一种新行业,之所以出现各种怪现象,完全是行业管理滞后造成的。所以,与其责怪代驾从业者,不如完善管理制度,但最实在的还是那句忠告:开车不喝酒,喝酒不开车!
@刚柔v:各地应培育一批合法代驾企业,由交警部门对代驾人员进行资格认证,由代驾企业统一指派代驾人员,一旦有事,查而有据。只有这样,方能根治乱象,维护代驾市场秩序。
@东山谢氏:我宁可走路回家,也不叫代驾,原因如下:1.代驾司机不熟悉我的车子,怕其操作不当而弄坏车子;2.担心代驾司机遵章守法意识不强,给我带来无谓的罚单;3.怕代驾司机车技不好而导致交通事故。对于代驾市场,建议国家出台管理规定,设定行业标准和准入门槛,予以规范化管理。
@奥特曼小豆豆豆:新兴行业在蓬勃发展的同时,也会暴露出许多问题。这不可怕,可怕的是相关管理部门熟视无睹,无所作为。希望对代驾市场进行整治,不要让害群之马扰乱市场。
@贵贵的蒲公英:代驾行业因需求而生,但目前代驾人员素质参差不齐,代驾平台又缺乏完善的管理制度,导致代驾乱象层出不穷。希望有关部门加强监管,督促代驾平台规范管理,引导整个代驾行业健康发展,为有需求的客户提供更优质、更专业的服务。
@邵武古山何氏:任何一个行业都不可能尽善尽美,代驾行业也是如此。各级监管部门应加强管理,在实践中不断完善管理制度。但不给不法之徒“代驾碰瓷”的机会,最好的办法还是自己遵纪守法,真正做到“开车不喝酒,喝酒不开车”。
@秋泉12:行业规范很重要,管理部门要积极引导,培育合法代驾企业;要像滴滴打车一样,将有劣迹的代驾司机录入黑名单,不准其从事代驾工作。同时,人们需要请代驾时,对代驾司机一定要仔细甄别,不给别有用心者可乘之机。
【下期话题】
老人电梯内吸烟
被劝阻猝死
据《北京青年报》报道,今年5月,河南郑州医生杨欢(化名)因在电梯内劝阻一位老人吸烟与其发生争执,老人突发心脏病去世。老人家属将杨欢告上法庭,要求赔偿40余万元。因不满一审中杨欢与老人的死亡无因果关系、向老人家属补偿1.5万元的判决,老人家属继续上诉。对此,你怎么看?
(参与热点话题讨论,请关注《焦作日报》官方微博:@焦作日报)
本期栏目主持人 本报记者 郭 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