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杜玲)11月4日至5日,由市人社局、市总工会、团市委和市妇联联合举办的全市第七届职业技能大赛决赛同时在市技师学院、河南理工大学医学院(市卫生医药学校)、市交通技工学校三个赛区举行。两天来,312名选手通过笔试和技能实操环节两轮比拼,角逐9个项目(工种)的第一名。
据悉,对获得竞赛项目(工种)的第一名选手(不含在校生),不仅奖励2000元现金,市人社局还将授予“焦作市技术能手”称号,并按综合条件和推荐程序申报“焦作市五一劳动奖章”。各竞赛项目(工种)的前5名选手,均可获政治荣誉和经济待遇“双重奖励”。
为选拔、发现和培养一批符合我市经济发展要求的技能人才,培育更多的“焦作工匠”,从今年8月起,我市启动此次大赛。全市2000余人报名参加了预赛,经过层层选拔,312人进入决赛。根据市场需求,本次大赛设立9个项目(工种),包括维修电工、焊接加工、机修钳工、电子商务、车身修复、车身涂装、汽车维修基本技能、保育员、养老护理员。
11月4日下午,在汽车维修基本技能的比赛现场,记者了解到,选手须在规定的时间内,根据车辆的故障现象判断出故障原因并进行诊断,同时还要制订维修方案。“汽车维修已经不能停留在先拆卸再诊断故障的阶段了,汽车故障诊断已成为汽车维修服务中极其重要的一部分。”担任此项比赛的一名评委告诉记者。
记者了解到,我市将对优秀选手给予重奖。对职工组各竞赛项目(工种)前10名获得者,不仅颁发荣誉证书和奖金,同时对有创业意愿的,还免费进行创业培训,并提供10万元以下的财政贴息贷款。对获得各竞赛项目的前5名选手,年龄在35周岁以下,符合相关条件的,团市委将授予“焦作市青年岗位能手”称号(不含在校生);年龄在18周岁以上的女选手,符合相关条件的,市妇女联合会将授予“焦作市巾帼建功标兵”称号(不含在校生)。对各竞赛项目的前5名选手,有中级工职业资格的,可晋升高级工职业资格;无职业资格的,可晋升中级工职业资格。
据市人社局局长韩明华介绍,举办职业技能大赛,旨在充分发挥职业技能竞赛在人才培养中的引领示范作用,激励全市广大职工发扬精益求精、一丝不苟、敬业创新的“工匠精神”,按照党的十九大精神要求,刻苦学习、精心工作、爱岗敬业,叫响“焦作工匠”品牌,打出“焦作工人”名声,为我市经济转型作出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