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丰舒潍
本报通讯员 郎 昆
引言 近期,市住房公积金管理中心将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作为首要政治任务,把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与推进公积金服务民生领域的实践紧密结合,切实落实到日常工作岗位上,在学思践悟中融会贯通。公积金是一项民生事业,该中心将近年来在服务实践摸索到的“党建五大机制”“焦作公积金管理六部法”“风险防控七大管理体系”“六大标准化体系建设”“五大创新机制”“十五项精细化管理技法”等发扬光大,按照党的十九大行政审批“放管服”的要求,简化手续,精简流程,以群众“最多跑一趟”为目标,实现住房公积金资金管理效能和公共服务效率“双提升”,让住房公积金的金字服务招牌更加过硬,助力全市缴存职工追求和实现美好生活的愿望。
“坚持房子是用来住的、不是用来炒的定位,加快建立多主体供给、多渠道保障、租购并举的住房制度,让全体人民住有所居。”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习近平同志强调要确保住房回归到居住的基本属性上。党的十九大报告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引发市住房公积金人的强烈共鸣。
在该中心党总支班子的号召下,连日来,全体员工对党的十九大精神进行学习和讨论,备受鼓舞、倍增干劲,在学思践悟中融会贯通,决心把这分为民情怀和使命担当落实到日常工作岗位上,把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与推进公积金服务民生领域的实践紧密结合,全力为群众搞好服务。
制度创新张弛有度
助力新老市民实现安居梦
习近平总书记明确指出,要以满足新市民住房需求为主要出发点,以构建购租并举的住房制度为主要方向。住房公积金人该怎么做?
随着城镇化的快速推进,越来越多的农民成为新市民,住房是他们基本生活之刚需。住房公积金制度自1991年建立至今,已有26年。要实现制度创新,住房公积金就要从以前帮助城里人买房,到现在开始帮助新市民买房。
坚持房子是用来住的、不是用来炒的定位,首先要在政策制度的制定上创新。一方面,要加快推进住房公积金制度向城镇稳定就业新市民覆盖;另一方面,采取优惠政策支持市民、特别是新市民的刚性和改善性购房需求,限制炒房。
目前,市住房公积金管理中心正在酝酿出台一批住房公积金新政策,将降低住房公积金制度的准入门槛,使农村进城务工人员、个体工商户、自由职业者等新市民以及小微企业能够自由准入,在申请住房公积金贷款时与在职职工享受统一的审批标准。同时,为打击炒房,市住房公积金管理中心将对未结清住房贷款的停止发放住房公积金贷款,限制第三次使用住房公积金。
删除21项证明材料
精简优化审批流程
住房公积金是一项民生事业,既关系百姓安居,又涉及资金安全。在业务办理和审批过程中,涉及的部门多、手续多、证明多、跑趟多、时间长。以办理商品房住房公积金贷款为例,需要在房管局、不动产中心、住房公积金管理中心等部门准备材料和办理手续。为更好地服务群众,缩短业务办理时限,该中心坚持精准施策、精细工作,找准群众办事的“痛点”,进行“靶向治疗”。该中心积极与相关部门沟通,通过实现信息资源共享,减少开具证明材料和纸质材料之间的传递。近期,该中心通过调研论证,已经取消21项证明材料,如职工在办理租房提取时,过去需要到不动产登记中心出具无房证明,现在该中心通过数据资源共享平台查询,或部门之间函询办理就可以了。无房职工只需凭借个人身份证和银行卡就可以每年提取一次公积金用来支付房租,大大减少群众来往奔波的时间和精力。
此外,自主缴存户申请办理住房公积金开户时,无须再提供职业身份和住址证明;个人申请住房公积金贷款时,无须再提供保证人单位证明和保证人单位承诺书;自主缴存户、农民工办理公积金贷款时,将由公积金管理中心委托负责办理公证,无须个人提供公证书;个人申请提取住房公积金时,无须再提供提取申请书等。此外,该中心将继续加大与人行、公安、房管、工商等部分的沟通协调力度,进一步密切部门间的数据互联互通,通过大数据共享,实现行政审批和服务效能的“双提升”。
打造“互联网+公积金”
让办事群众“最多跑一趟”
近年来,市住房公积金管理中心充分利用“互联网+”的优势,开通了12329服务热线、微信公众号、支付宝刷脸查询、自助服务终端、24小时自助服务厅等服务渠道。同时,该中心通过部门之间信息共享,拓展网上业务、拓宽服务渠道,让数据多跑趟、群众少跑腿。
目前,该中心建设了功能齐全、使用便捷、服务高效、职工满意的住房公积金综合服务平台,包括《缴存单位》《缴存职工》和《开发企业》三个模块,承担业务办理、信息查询、信息发布和互动交流等功能。企业、职工、开发商可以登录该中心网站,了解公积金政策、查询个人账户信息、办理相关业务和单位的公积金汇缴、核定、基数调整、人员变更等业务;个人的退休支取、转出、与单位解除劳动关系满一年的支取等业务,都可以在该中心平台上自助操作办理,实时办结。开发商新准备的楼盘项目申报,也可在该中心平台上办理;开发商还可以帮助客户提前录入申请贷款信息,并实时跟踪贷款审批进度。
今年,市住房公积金管理中心正式接入全国住房公积金异地转移接续平台,实现“账随人走、钱随账走”,满足缴存职工跨地区购买住房的资金使用需求,不需要职工在两地之间往返办理。即将启用的24小时自助服务终端,将满足市民在非工作时间段办事的潜在需求,使上班族告别请假才能办理公积金业务的历史。24小时自助服务终端,配备有电脑、高拍仪、高扫描仪,缴存职工可以通过自助完成材料的录入上传和申请。由此,即使是在下班时间,缴存职工还可以通过自助机办理业务,享受更为便捷高效的24小时“不打烊”政务服务。此外,该中心自主研发的自助票据打印机,使缴存职工只需携带身份证就可自助打印缴存证明、结清证明等多项材料,随到随打,自带红章,职工不需要到柜台排队办理,即使在非工作时间,群众也可以到该中心大厅自助打印。
拓展服务广度和深度
增强缴存职工的获得感
如今,优质高效的政务服务,已成为市住房公积金管理中心的一张闪亮名片。柜面之内,标准化的服务制度使员工从仪表着装、礼仪手势、站姿坐姿、微笑表情、文明用语到服务忌语,一言一行、一颦一笑都有规有矩,让办事群众享受“空姐范儿”的高品质服务。柜面之外,周到人性化的服务无处不在:面对特殊困难群体、集中开盘的楼盘等特殊人员提供上门服务,或设立服务专场。每年,该中心根据新政和业务需要,制作标准课件,由20个内设机构分别承担到缴存单位上门宣讲授课服务,利用双休日进社区开展宣传咨询活动。一系列人性化的特色服务举措,不断提高缴存职工的满意度和优越感。
该中心还打造惠民工程,为缴存职工带来越来越多的增值服务。如通过与受托银行合作,以缴存职工、单位需求为导向,该中心创新开发金融产品及服务,实施住房公积金金融惠民工程,为广大公积金缴存职工提供更加广泛、便捷、优质的金融服务,将服务延伸到公积金中心之外更宽泛的领域;公积金缴存职工可以享受到受托银行全方位的金融服务,包括专属理财、实时查询公积金信息、公积金特惠卡等。
惠民工程的创新,想百姓之所想、急百姓之所急,适应经济发展和百姓的需求,提升缴存单位和缴存人员的优越感和获得感,利于提高公积金制度的公信力,吸引更多的单位和个人缴存公积金,扩大覆盖面,有利于公积金事业全面健康发展。
党的十九大吹响了推进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的嘹亮号角。市住房公积金管理中心党总支副书记、副主任郜鹏表示,中心上下将在学懂、弄通、做实上下功夫,坚持把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的成效体现到提升服务水平、提高群众满意度上,始终把民生放在心上、抓在手上,着力解决好人民群众普遍关心的突出问题。在全面完成2017年各项工作的同时,公积金人将继续保持奋发有为的精神状态,以人民为中心,加强队伍建设,提高团队素质,保持行业形象,把党的十九大精神落实到具体为民的行动上,助力全市缴存职工实现安居的美好愿望。
11月3日下午,市住房公积金管理中心在二楼会议室召开学习宣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报告会,传达学习党的十九大精神。该中心党总支副书记郜鹏传达了《市委关于认真学习宣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的通知》以及市委书记王小平在全市会议上传达的《党的十九大精神传达提纲》。
郎 昆 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