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杨仕智)一场以“绿盾2017”为代号的我市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专项行动,自今年7月打响以来,全面排查保护区内违法违规问题,严厉查处,铁腕整改,共查处整改问题22个。
“绿盾2017”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专项行动,是我市从“生态立市”、建设美丽焦作的高度出发,采取的专项行动,也是按照环保部等7部门关于联合开展“绿盾2017”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监督检查专项行动要求实施的。
我市现有2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总面积24715公顷。一个是焦作太行山猕猴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辖沁阳、博爱、中站、修武四县(区),总面积17215公顷;另一个是河南黄河湿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辖孟州7500公顷。
为加强自然保护区管理,环保部等7部门要求自今年7月至12月在全国组织开展“绿盾2017”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监督检查专项行动;省环保厅等6部门也下发了在河南开展“绿盾2017”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监督检查专项行动的通知,并列出了专项行动重点核查清单。
我市高度重视自然保护区整改工作,强化领导,迅速部署,成立了焦作市“绿盾2017”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监督检查专项行动领导小组,召开了专题会议,制订行动方案,明确具体任务,采取自查整改、检查督导、全面排查、现场督查等措施,强力推进自然保护区违法违规问题的查处整改。
在黄河湿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孟州段,核心区内的4处砂石场已全部完成设备拆除、砂石清运、场地平整,所有违法采砂活动均整治到位,并采取封育、人工修复等措施开展生态修复工作,已见成效。太行山猕猴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焦作段,对保护区内的8起违法违规采砂采矿、旅游开发活动依法进行查处、关闭,构成犯罪的移交司法机关处理,并限期整改,开展生态恢复。对保护区成立前已有的民居、小水库水塘,暂予以保留,当地乡政府、村委会与保护区管理机构签订了保护协议书,不再扩大生态环境影响范围,实施规范管理。对14处已取缔或关停多年的采石场或工矿用地,实施了封育、人工造林、飞播造林等生态治理措施。
我市将建立健全自然保护区管理机制,加强日常巡护和监管,形成长效监管机制,变专项整治为长效管理,确保自然保护区生态环境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