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许明霞)日前,市工商系统12315指挥中心发布第三季度消费警示,家电、汽车等成投诉热点。
今年第三季度,该中心共受理消费者咨询2997件、投诉506件、举报27件。截至目前,已处理投诉506件,为消费者挽回经济损失20万元。
第三季度消费者投诉的基本情况为:商品消费投诉296件,占投诉总量的58.5%,其中家用电器类投诉95件,占商品消费投诉量的32.1%,居第一位。服务消费投诉210件,占投诉总量的41.5%,其中居民服务消费投诉107件,占服务消费投诉量的50.95%,居第一位。
第三季度,家用电子电器类投诉高居榜首,家电商品质量和售后服务问题突出。其存在的主要问题为:产品质量不高,“三包”期内不按规定执行,推诿扯皮规避法律责任;商家不履行退换货、全额返现、礼品赠送等承诺;消费者对售后服务质量不尽满意等。
交通工具类投诉在近两年中是热点。第三季度,交通工具类投诉主要涉及以下问题:商家不能随车交付或拖延交付车辆合格证,造成车主不能正常挂牌或消费者交付定金后提不到车;强制购买保险、到期后续保押金不能正常退还;售后维修技术差、价格不透明、配件只换不修等。随着电动汽车市场的不断发展,其相关投诉也与日俱增,商家在售前介绍时多着重其优势,但在实际使用过程中瑕疵便日渐暴露,与商家的宣传不符;同时与之配套的售后服务还不够完善等。
日用百货类投诉量在商品消费投诉中占比较大,今年第三季度日用百货类投诉较去年同期增长23.4%。服装和鞋子是日常消费品中更新和使用频率较高的商品,消费量较大、易损耗,因此导致的相关投诉也多,问题主要集中在以下方面:鞋子尺码不一致,皮面起泡开裂、脱胶、开线,断底断面商家拒绝履行“三包”责任;衣服面料褪色、缩水起球、开线等;商家没有按照约定兑现承诺;个别商家销售的品牌服装、鞋帽未经厂家授权,进货渠道不正规,假冒知名品牌、以次充好等。
居民服务消费投诉是服务消费领域的重点,涉及的主要问题大多和储值卡、预付卡有关。今年年初以来,关于消费卡、预付卡之类的投诉只增不减。第三季度居民服务消费投诉涉及的主要问题有:桶装纯净水公司在消费者没有使用完购买的水票时,突然延误送水、停止送水或加价送水,给消费者日常生活造成影响;当消费者提出退票时,商家却以低于购买水票的价格退票来侵害消费者权益。一些洗车行、美容店、健身房等商家在消费者办理一定金额的消费卡后,就关门停业;还有些商家以换老板或装修改建等为借口侵害消费者权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