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近年来,博爱县清化镇街道南朱营村积极探索扶贫脱贫新模式,采取农户入股方式,委托金珠莹农业发展有限公司经营,新建半地下式日光温室10座,发展高效蔬菜种植,带动全村106户贫困户457人参与到户增收项目中,一年一分红。今年年底,预计每户可分红1500元,让贫困户尤其是无劳动能力、无技术能力以及病残贫困户普遍受益,逐步走上脱贫致富的路子。
该县把脱贫攻坚作为头等大事和第一民生工程,不断强化攻坚举措,创新扶贫模式,加大马力、精准发力、多轮驱动,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
特色种养、产业扶贫。该县紧紧围绕“全脱贫、福农民、优农业、美农村、促一体”的工作思路,大力调整农业结构,聚焦蔬菜、林果、畜禽饲养等特色种养产业,以稳定增加贫困户收入为核心,积极争取优惠政策,加大金融扶持力度,跟进技术服务,全力推进脱贫攻坚工作。据介绍,从2012年开始,该县财政出资500余万元用于土地流转奖励资金,对流转土地、规模发展日光温室的,规模种植山药、地黄、生姜的进行奖励扶持。同时,该县把培育家庭农场、合作社、龙头企业作为首要工作,使之成为农村经济发展的生力军。目前,该县拥有农民专业合作社438家,其中国家级示范社4家、省级示范社4家,入社成员1.7万户;家庭农场115家,其中省级2家、市级6家;国家级重点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1家、省级3家;培育1个省级产业集群伊赛肉牛产业集群,从种、养、加工、冷链物流到销售,形成产业关联度高、功能互补性强的企业集团,2016年销售收入达79.2亿元,吸纳农民就业8635人,带动农户7340户。
携手慈善、聚力脱贫。为充分发挥慈善事业在脱贫攻坚工作中的助推作用,构建“携手慈善 聚力脱贫”慈善扶贫模式,该县启动慈善扶贫暨全民慈善月活动。9月5日晚,该县举行“携手慈善 聚力脱贫”慈善之夜晚会。晚会现场,金隅公司、恒裕公司分别认购助学产品包2个,救助因学致贫家庭51户,资助金额13.3万元;燕京啤酒(河南月山)、新景科技分别认购助医产品包2个,救助因病致贫家庭19户,资助金额9万元;王坚强“培英基金”现场为10名贫困大学生发放助学金5万元;新开源公司、河南理工大学、伊赛牛肉公司纷纷表示,将对“慈善博爱园”建设进行定向援建,支持慈善事业发展。该县县直各单位、各部门、各乡镇街道纷纷行动,踊跃捐款。鸿昌街道成立慈善分会,各村街建立相应的慈善工作站,并印发“博大胸怀、爱心无疆,助力扶贫、慈善有我”倡议书,动员各村街组织企业家、工商户参与活动,积极捐款捐物;清化镇街道成立慈善分会,村街成立慈善工作站,20余家爱心企业成为首批会员,并制订慈善扶贫暨全民慈善月活动方案,通过召开慈善大会、悬挂横幅、发放传单等形式,营造良好的氛围。目前,该县共收到各方捐款44万余元;县司法局举行慈善扶贫捐款仪式,30余名干部职工依次捐款,所捐善款统一纳入慈善扶贫基金,用于帮扶救助;县房产管理中心组织开展“博爱有爱 全民慈善”主题爱心捐赠活动,全体干部职工积极响应、踊跃捐款,59人共捐善款6700元;县人社局组织开展“携手慈善 聚力脱贫”爱心捐赠活动,全局126名干部职工踊跃参与,共筹集善款16806元。据统计,在8月5日至9月5日开展的博爱县慈善扶贫暨全民慈善月活动中,共募集善款580余万元。
电商扶贫、网络“造血”。该县积极探索电商扶贫模式,明确“以农产品和特色产品上行销售为主体、带动农民就业创业为核心”的发展思路,利用互联网为农业生产、农民生活和就业创业服务。各乡镇街道也积极探索电商扶贫模式,利用“互联网+”助力扶贫。该县磨头镇先后创建大屯博爱人家、狮口沁园春创业吧、王堡博爱人家、崔庄博爱人家、崔庄农村淘宝、大礼元博爱人家6个电商扶贫服务站,全镇70%以上的贫困村实现利用电子商务销售当地特色产品,交易额年均增长20%以上。该县柏山镇鼓励和扶持物流企业在贫困村建立符合电商发展需要的物流配送门店,在贫困村建立快递服务站点,中通、圆通、天天、百世汇通等快递相继落户,初步建立农村物流体系,开展集中收购、集中配送。该县月山镇采取技能培训、资源投入、市场对接、政策支持、提供服务等方式,帮助贫困户开办网店或安排在电商链条上从业就业,并积极鼓励贫困户在镇电子商务创业园开设网店,代销农特产品。
此外,该县还强化“农旅结合”帮助贫困户脱贫。9月15日,该县首届冬桃节在寨豁乡玄坦庙村开幕。这是继博爱县樱桃节之后,转变农业发展方式的新成效。近年来,该县坚持发展特色林果,把农业与旅游相结合,打造农业观光、采摘的休闲旅游模式,是富民兴乡的重要举措。截至目前,该县共利用产业扶贫项目资金21万元,为50余户贫困户打造冬桃基地,实现亩均收益2.4万元,已有33户166人摘帽脱贫。
(王晓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