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大斌,中站区教育局电教仪器站站长。2016年8月,他接替因伤休息的同事到龙翔街道龙洞村任第一书记。一年多来,他踏遍龙洞村的沟沟坎坎,熟悉村里的各种情况,与群众吃住在一起,真正把自己融入大山里。
龙洞村是一个省级贫困村,也是龙翔街道所在地,由3个自然村组成,总户数185户,总人口750人。贫困户110户416人。他到村里时,正是精准扶贫到了关键的时期。为了尽快进入工作角色,他认真熟悉扶贫台账档案,了解村里的基本情况,深入群众,走访党员、村民代表和贫困户。
刚驻村时,到村服务中心办事的村民都问他是乡里来的干部还是村干部。他总是笑着说:“我就是咱村的第一书记,就是咱村的人了。”村民对他不熟悉,让他认识到走访的重要性。
不认识的群众,他就挨家挨户地走,看见门开的院子就进去,主动自我介绍,聊聊家常,问问有啥困难,讲讲帮扶政策,征询他们对村子发展的意见和建议,一天天过去,一张张面孔熟悉了,村里的情况了解了,村情民意也摸清吃透了。
全市党建工作百分考核,龙洞村排名末档,被省、市、区挂牌组织软弱涣散村。为尽快甩掉后进帽子,该区教育局党委和村委会大力开展“党支部结对联建、党员结对联帮”活动,选派优秀党务工作者和优秀党员进村。通过互帮互促、双向带动的手拉手联建方式,有力地促进龙洞村基层党建工作升级晋档、科学发展。
龙洞村三个自然村距离较远,人口分散。有事通知村民需要一家一家打电话,效率不高。通过走访,许大斌发现村民对精准扶贫政策不是太了解。他想起了教育上使用的教育通免费短信平台。许大斌马上与区教育局电教中心联系。在他们的帮助下,建立了龙洞村委会免费短信平台。在平台里,龙洞村分为村委、党员、村民代表、贫困户和全体村民五个部门。党的帮扶政策、区里的帮扶措施变成一条条信息进入龙洞村的家家户户。
今年8月底,到了高中缴学费的时候。许大斌主动与贫困户王公平联系,帮其女儿王菲办理每学期1250元、每年2500元的高中贫困生资助手续,并与学校积极联系,免除王菲的学费。
“其实,老百姓的要求不高,只要我们每位干部都能真心待人,为老百姓办实事,他们都会对你像亲人一般。”
2017年,他与该区财政局、扶贫办结合,申报投资88万元的106KW的光伏发电站项目。项目完成后,年可为每户贫困户增加收入1000元。
许大斌和村委会积极与该区财政局结合,对龙洞蓄水池进行测量预算,形成维修建设报告,并筹措5万元建设资金,用于蓄水池维修建设。目前,蓄水池已完工并投入使用。2017年4月,许大斌和村委会通过“一事一议”,争取资金18万元,计划改造白马门自然村的水网和新建一座蓄水池。
许大斌和村委会借助德鑫农庄(桑葚采摘园)的运作模式,加强宣传成功经验和做法,引导群众管理好已种植的200余亩皂刺、200余亩核桃和1.5万棵大樱桃,让村民最大限度地增加收入,同时今年计划再种250亩果桑。
许大斌和村委会与该区就业局结合,在龙洞村先后开办电焊、厨师、面点、月嫂技能培训班,培训贫困户200余人次;安置60余人分别到龙翔学校、许衡中学食堂、龙洞庄园、德鑫农庄、远润化工、恒远石材等单位务工。
“欲问秋果何所累,自有春风雨潇潇”。许大斌以一个共产党员的真诚与热情、行动与力量、智慧与实干、果敢与坚韧,与龙洞村广大干部群众一道,坚决打赢这场脱贫攻坚战。 许来伟 王 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