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杜玲 通讯员浮成古)高技能人才的培养和引进,一直是社会关注的问题。记者昨日从市人社部门了解到,近年来,我市不断加强高技能人才的培养,培育了一批优秀蓝领工人,目前全市技能人才总量在24万余人,其中高技能人才6万余人,为我市未来产业发展提供强劲支撑。
在各行业培养一批能工巧匠
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职业培训教育工作,不断加大资金投入力度,争取上级财政资金900万元,先后建成使用1个省级技能人才培养基地和1个国家级高技能人才培训基地。“今年,我市又争取省级资金1500万元,建设1个省级技能人才公共实训鉴定示范基地。这个项目建成后,将全方位向社会提供技能培训、师资培养、技能鉴定、技能竞赛、技术交流等服务。”市人社局局长韩明华说。
我市积极在企业开展技能人才考核评价使用试点工作,逐步建立规范化、标准化的企业技能人才培养、评价、使用考核体系。“对那些在生产实践中确有绝招绝活、掌握高超技能、业绩突出、贡献较大的员工,可破格认定为技师或高级技师,畅通技能人才职业发展通道。”韩明华表示。
我市还实施了“技能大师工作室”项目建设工程,推行名师带徒制度,目前已建成4个国家级、省级“技能大师工作室”,对命名为“技能大师工作室”的企业,省级财政给予10万元经费补助。另外,实施企业技师、高级技师培养工程,对全市各类企业中具有生产一线岗位工种且具备晋升技师、高级技师职业资格并取得相应职业资格证书的技术工人,政府按照每人3000元至4000元的标准给予培训补贴。
此外,我市充分发挥职业技能大赛的引领作用,从2011年起,我市每年选择一批技术含量高、从业人员多、通用性强、社会影响大的职业工种举办职业技能大赛,选拔和培养了一大批高技能人才。截至去年,有71人荣获“焦作市技术能手”称号,23人荣获“焦作市五一劳动奖章”称号,86人获得“焦作市青年岗位能手”称号,40人获得“焦作市巾帼建功标兵”称号。职业技能大赛这一平台,已成为我市发现人才、选拔人才、培养人才的重要途径。
政策激励让技能人才更安心
丰厚的奖励和政策的激励,是留住人才的关键。市人社部门在完善技能人才政策激励机制上下功夫。首先,对技能大赛获奖选手给予物质奖励,特别是对获得第一名的选手,按照条件和程序授予“焦作市技术能手”“焦作市五一劳动奖章”等荣誉称号。有创业意愿的,免费进行创业培训,并提供10万元以下的财政贴息贷款。其次,出台评选表彰政策,明年,市政府将对有突出贡献的高技能人才进行表彰,并给予一次性5000元的奖励。第三,明确岗位待遇,鼓励企业在确定职工收入方案时,对取得国家职业资格证书并受聘于高级工、技师和高级技师岗位的职工,可分别比照本单位助理工程师、工程师、高级工程师享受相应的工资福利待遇;鼓励企业实行高技能人才岗位津贴制度。
为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下一步,市人社部门将继续大规模开展职业技能培训,提升劳动者素质、岗位匹配能力和转换岗位能力;加强高技能人才队伍建设,推进企业新型学徒制,研究支持技工院校发展的政策措施;积极研究制定提高技术工人待遇的政策措施,提升技能人才各项待遇水平和社会地位,增加技术工人、技能人才的职业荣誉感和获得感,弘扬“精益求精、一丝不苟、敬业创新”的工匠精神,营造全社会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技能、尊重创新的良好氛围,把“焦作技工”品牌推向全省及至全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