远离城市的喧嚣,在乡间寻得一块菜地,过一过“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田园生活……这是很多城市人的美好愿望。
在我市,还真有这么个地方。
11月5日一大早,武陟县大虹桥乡千年妙乐寺塔西500米处的一片菜地里锣鼓震天,在场者无不喜笑颜开。当天是大虹桥乡产业扶贫基地——村与良田农场揭牌开园的日子,也是村与良田农村青年公益创业项目继“互联网+山药”助力脱贫攻坚后的又一新作在大虹桥乡落地生根。
9时30分,村与良田农场正式开园。来自江西鹰潭和郑州、开封等地的近200名“村民”拥进农场,寻找自己心仪的菜地。市城乡一体化示范区实验学校的50名小学生在家长和老师的带领下,在村与良田农场亲手种菜、浇水,体验劳动乐趣。
“原来农民伯伯是这样种菜的。”第一次到乡间体验的该校二年级学生宋琳溪兴奋地说。
“来乡间种菜不仅为我们成年人提供了‘农家乐’,更可以帮助孩子远离手机、电脑,让他们接触大自然,亲身体验耕作和劳动的乐趣。”在我市一家金融机构任职的宋先生告诉记者,他认领菜地就是为了帮助孩子健康成长。
“自今年9月开工建设以来,我们园区的负责人老文就开始着手整理菜园,整地、施肥、装水管、架篱笆……农场一期占地30亩,土地已施过有机肥料,敷设200米灌溉水管并购置灌溉用水泵1台,水电线路已经完成。”村与良田公益项目发起人、“村长”郑亚东说,农场分6个区共500份私家菜地,自11月1日开始预订,目前已有40多位城里人通过“私人定制”成为拥有“私家菜园”的“地主”。
为让“地主”了解自家土地上蔬菜瓜果的最新生长状况,“村长”会通过微信、QQ、微博等工具,定期为客户发送图片和短视频。
记者在现场看到,占地半亩的乔家小院里面还建起了3间农舍,闲暇时到小院里住两天,种种地、喝喝茶。想来,小院的主人应该是个“土豪”……
其实,你也不妨考虑一下,到这里当个“地主”……因为,这一块良田,不仅能收获健康放心的好食材,还是孩子们辨作物、长见识、体验“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的科普乐园;是老人“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一方净土;是情侣间“你挑水我浇园”的浪漫场所。
这还是一片爱心田。作为大虹桥乡产业扶贫基地,村与良田农场创新思路,以每股1000元带动贫困户广泛入社,并保证贫困户每年12%的收益,开辟了一条特色鲜明的“互联网+农业”扶贫之路。
来吧!一起来当“地主”,亲手为自己的菜园插牌、翻耕,撒下希望的种子,感受农耕的乐趣。
图① 孩子和家长在技术人员的指导下体验挖山药。
图② 家长负责指挥,小朋友干得起劲儿。
图③ 孩子们在捡拾山药蛋儿。
图④ “地主”站在自己的“私家菜园”秀“地契”。
图⑤ 收获满满的孩子和家长在村与良田山药地留下合影,也留下了欢声笑语。
李 秋 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