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朱传胜
他们,坚守着传统中医这块阵地,传承着祖国传统医学;他们,注重创新发展,将传统医学和西医相结合,不断创新诊疗技术,在肝病诊疗领域取得一项又一项荣誉。他们,就是市第三人民医院中西医肝病科诊疗团队。
在前不久召开的市中西医结合肝胆病专业委员会成立大会暨豫北地区肝纤维化及肝硬化诊疗高峰论坛上,刚当选为中西医结合肝胆病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的陈必武和他所带领的诊疗团队,充分展示了他们在中西医结合治肝病领域的实力,赢得豫北医疗界同行的广泛赞誉。
多年发展积淀
造就一支中西医结合治疗肝病的诊疗团队
早在上世纪90年代初,市第三人民医院就成立了中西医结合肝病科。在长期中西医结合治疗肝病的漫长探索中,取得了耀眼的成绩:在国内各级医学期刊上累计发表科研论文近120篇,出版医学专著11部,荣获国家发明专利1项,完成科研项目15项,其中9项获奖。
如今,在拥有2名焦作市名中医、2名中医专业研究生诊疗团队的努力下,成功研制出治疗肝纤维化的药物——抗纤丸。该药对肝纤维化、慢性肝炎的一些生化指标有较好的改善效果,能显著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提高生存质量,没有明显的毒副作用,在临床中取得了良好疗效。
特别是近年来,陈必武带领该科诊疗团队勤于钻研,开拓创新,不断提高科研实力和业务水平,先后研制出多种治疗肝病的中药方剂,其中有治疗黄疸的TH愈肝液、降转氨酶的肝乐液等,不少患者使用后得以康复。
鉴于在中西医结合治疗肝病方面的突出成就,该科在2011年先后获批为“全国中医药工作示范单位”和“国家传染病中药临床试验基地”。
作为焦作市名中医的陈必武,从河南中医学院医疗系毕业后,就一直从事肝胆病临床与研究工作,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擅长利用中西医相结合的方法治疗乙肝、丙肝、肝硬化及腹水、脂肪肝、酒精肝、高黄疸等病症。同时,他还是焦作市医学会感染病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焦作市肝病研究所副所长,先后发表专业论文50余篇,出版专著5部,获得省、市级科研成果奖6项,国家发明专利1项。
该科副主任王林,是肝病专业的硕士研究生,读研期间曾参与省级科研项目1项、国家“十一五”科技专项2项,有较高的理论水平和丰富的临床经验,擅长中西医结合治疗乙肝、丙肝、肝硬化、高黄疸、消化道出血、肝昏迷等。
雄厚的人才队伍与中西医结合的治疗模式,让这支诊疗团队在肝病治疗领域中拥有他人无法企及的优势和强大的实力,让不少久治难愈的肝病患者在这里奇迹般地康复。同时,为病急乱投医的肝病患者指明了一条通向康复的大路。
发挥专业优势
在诊治糖尿病领域独树一帜
近年来,糖尿病的发生率越来越高。该科诊疗团队在临床中发现,在糖尿病患者当中,有很多都是由肝硬化造成的。另外,在临床上也有不少糖尿病患者合并有肝硬化。为了解除这些患者的困扰,该科诊疗团队发挥专业优势,努力攻关,最终探索出一套护肝降糖的治疗方案。
“肝脏有解毒、合成、分解、代谢等功能,我们每天吃的东西主要成分是糖、蛋白质、脂肪,绝大部分都要经过肝脏转化成人体自身的物质而被利用。当肝病患者极易发生代谢功能紊乱、慢性肝实质损伤时,葡萄糖耐量进行性减退,其中部分病人最终发展为糖尿病。”陈必武说,“我们在治疗原发病的基础上,单纯用中药+饮食调节+适当运动+补充维生素B族,可以起到降血糖的作用。”
采访中,不少糖尿病患者专程到该科就诊。把脉、问诊、开方,陈必武让一位又一位患者满意而归。王林告诉记者,目前,不少长期注射胰岛素的糖尿病患者经过陈必武的治疗,已经不再使用胰岛素了。
随着患者的口口相传,如今越来越多的糖尿病患者到该科求医问药。目前,这支诊疗团队在中西医结合治疗肝病的基础上,不断拓宽诊疗领域,创新诊疗方法,取得了良好的成效。
齐心协力合作
敢与死神搏斗的团队
肝癌、重症肝炎、肝硬化,在肝病领域,不少急危重症时刻威胁着患者的生命。在与死神的抗争中,团队协作就是攻坚克难夺得最终胜利的基石。面对突如其来的危重急病,该科医护团队创造了一个个生命奇迹。
去年冬天的一个深夜,正在值班的王林接诊一位急诊肝昏迷患者,经诊断,是急性肝衰竭,病情十分危急。随即,王林投入紧张的抢救中。闻讯赶来的陈必武根据患者的症状,制订了个体化中西医结合治疗方案,利用西药抗病毒消除肝病根源,并配合中药进行调理,提高免疫力以及降低西药的副作用。经过治疗,这位患者很快转危为安。患者出院后,其亲属敲锣打鼓来到该院,将一面锦旗和一封感谢信交到陈必武手中,并向该科全体医护人员表达感激之情。
“我们以中医传统的‘天人合一’思想为基础,以中西医结合的方法为手段,用西医的诊断方法辨病,遵循中医的整体观辨证,针对患者的病情成功治疗了大量急危重症。”陈必武说,“中医,我讲究遵古而不拘泥于古;西医,我提倡习洋而不盲目崇洋;中医和西医必须互相学习,中西医结合,就是将不可能转化为可能。”
百尺竿头,更进一步。我们期待市第三人民医院中西医肝病科诊疗团队在创新这条路上越走越远,为更多的患者保驾护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