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接一版①)市委印发了《关于开展向申亮亮同志学习的决定》,在全市上下掀起了向申亮亮学习的热潮。今年5月26日,在申亮亮牺牲周年前夕,军地领导为申亮亮烈士扫墓,并对申亮亮父母进行了慰问,褒扬烈士精神。
英雄的事迹感动了千千万万的人,也再一次使人们认识到爱国主义教育的重要意义。每逢清明、七一等重大节日,我市都要举行祭奠革命烈士和入党、入团、入队宣誓仪式,连续4年在市烈士陵园开展了烈士纪念日公祭活动,每年受教育人数达20万人次。市政府在市区主要路段设置双拥标语牌,在全市旅游景点设置了“现役军人、残疾军人凭证免费”标志牌,在各大商场、超市、医院、车站等服务窗口,张贴了“军人、军烈属、残疾军人优先优惠”等标志,为军烈属家庭挂光荣牌,将官兵立功受奖喜报及时送到家属手中,积极营造一人参军全家光荣的氛围。驻焦各部队把《拥政爱民公约》制成匾牌,放置在部队大门两侧,时刻提醒官兵做拥政爱民的模范。
军民共建、军民融合,再度以血脉相连的一个整体,镶嵌在太行山脉。
着眼新的时代命题,瞄准新的使命要求,探索整合资源,推动军民融合深度发展
时代在发展,社会在进步。富有创新精神的焦作军民面对新时期双拥工作的新使命、新要求,不懈探索实践。
“作为中原经济区经济转型示范市,焦作市在全面实施数字化城市管理信息系统建设的过程中,积极助推‘信息化军营’升级。如今,走进焦作军分区军地联合指挥中心,情报搜集、指挥控制、辅助决策、通信调度等八大功能席位一字排开,国防动员网、公安指挥网、数字城管网和移动通信网的资源导入信息指挥系统;电子显示屏实时刷新来自军地的水文、气象、地理等资讯,空情、水情、路况尽收眼底,各类抢险救灾应急力量随时调度、实时指挥。”刊登在《人民日报》上的这篇《焦作市探索军民融合深度发展新模式》的通讯,一时在全国各地转发,成为我市探索双拥工作的生动实践。
在市双拥办,一份资料令人备受鼓舞,几个“融合”让记者真切地感受到我市双拥工作的新变化、新成效。
——道路交通设施建设融合。实施“畅通工程”,构建具有快速反应能力和综合保障能力的交通战备体系。不论是修建公路、铁路,还是架设桥梁,首先充分征求军事部门意见,充分考虑军事需求。全市高速公路服务区为部队装备预留停靠、补给位置,建成了集食宿、加油、维修、通信等多功能于一体的工作站;所有收费站口,开设了保障部队重装备通行的快速通道。着眼遂行作战任务需要,组建了多个水上、公路、铁路抢修和装备维修等民兵专业分队。
——住房医疗保障融合。推进“暖心工程”,将驻焦官兵住房推行社会化保障,纳入城镇保障住房建设规划。特别在土地资源十分紧张的情况下,近年来,快速办理了驻焦部队新营区、市民兵训练基地等军事设施审批手续20多项,为部队营房建设提供用地2000多亩,保障了部队训练需要。
——资金和人才要素融合。市委、市政府、焦作军分区联合下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国防动员和后备力量建设的意见》,明确各县(市)区人武部工作经费年度预算,按照独立办公每年150万元、合署办公每年120万元的标准,从2013年起纳入同级地方财政预算。
在保障好驻焦部队建设的基础上,我市各级民政部门倾注真情,想方设法落实好优抚安置政策,解除了现役军人和优抚对象的后顾之忧。
4年来,我市及时足额兑现重点优抚对象抚恤定补金,建立了抚恤补助标准自然增长机制,以不低于当地农民人均纯收入增幅的20%逐年增长。研究制定了《焦作市优抚对象三级服务网络建设标准》《焦作市优抚对象三级服务网络建设规范》,建成了纵向到村的三级服务网络,提供人性化、个性化、精细化、经常化服务。
4年来,全市义务兵优待金八一前足额发放到位,最高的每人每年1.92万元;共为1.5万名义务兵发放优待金2.12亿元,共为3000余名立功受奖现役军人发放奖励金212.125万元;“三属”、残疾军人、在乡复员军人和带病退伍军人的优待面达100%。
4年来,我市军转干部全部安置到党政群、政法机关和事业单位,军转干部安置工作蝉联全国先进单位称号,走在了全国前列。
着眼军地实际,着力“双助双促”,开创双拥工作新局面
在我市,无论是在脱贫攻坚第一线,还是在部队野营拉练演习中;无论在部队营区建设中,还是在帮助部队调整换防中,都能看到军民共建互助的身影。
今年上半年,市领导和市民政局、市人社局的负责同志带领市双拥办等相关部门负责人先后3次到驻焦部队走访,征求部队需要地方党委、政府协调解决的有关事宜。为配合部队顺利调整改革,今年4月份,焦作军分区、市教育局制定印发了《关于进一步做好军人子女教育优抚工作的通知》等文件,确保移防调动军人子女入学一路绿灯。
这只是我市服务支持部队建设的一个缩影。每逢部队参加重大演习、军事行动,市委、市政府都成立拥军支前保障领导小组,对部队可能遇到的交通、住宿、水电、训练演习场地等问题超前考虑,精心安排。4年来,全市共组织对部队演练、演习等军事行动慰问86次。2014年7月,我市遭遇63年来最严重的旱情,1.7万名群众面临巨大的饮水困难,驻焦部队迅速抽组分队,克服天气热、时间紧等不利因素,圆满完成了16个自然村的送水任务,累计出动各类运水装备360台次,人员1200人次,总行程4160公里,送水2400多吨,有效缓解了村民的饮水困难。4年来,驻焦部队先后承担了南水北调征迁安置、扶贫攻坚、国家森林城市建设、孟州柴河水库抢险、抗旱救灾、“四城联创”等急难险重任务100多项,投入兵力12万余人次,出动机械、车辆6023台次,帮扶贫困村29个,义务植树30多万株,怀川大地的山山水水,融入了人民子弟兵对第二故乡的浓浓深情。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特别强调:“我们的军队是人民军队,我们的国防是全民国防。我们要加强全民国防教育,巩固军政军民团结,为实现中国梦、强军梦凝聚强大力量。”伴随着强军兴军的铿锵步伐,为了铸就坚如磐石的钢铁长城,我市军民必将在前进的道路上创造更加辉煌的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