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5版:焦作市城乡一体化示范区导刊 上一版3  4下一版
图片新闻
示范区举行2017年 小学新教育开放日活动
示范区召开大气污染防治攻坚 决战六十天行动第二次推进会
示范区创新驱动转型升级提质提效
示范区实施“六大提升工程” 扎实推进美丽乡村建设全覆盖
多措并举强化污染管控
示范区全面推进村级组织活动场所建设上档升级
大气污染防治攻坚有力
杨梧槚村蝶变记
 
   
  数字报
 
焦作日报 | 焦作晚报 | 焦作网 | 网上投稿 | 太极拳网
上一期 版面导航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17 年11月13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示范区实施“六大提升工程” 扎实推进美丽乡村建设全覆盖

移动用户:发送短信 jzsjb 到 10658300 即可订阅《河南手机报焦作版》,3元/月。不收GPRS流量费。
联通用户:发送短信 3jz 到 10655885 即可订阅《河南手机报焦作版》,3元/月。不收GPRS流量费。
电信用户:发送短信 42 到 106592066 即可订阅《河南手机报焦作版》,3元/月。不收GPRS流量费。
登录 焦作网weibo.com/jzwww焦作手机报weibo.com/jzsjb) 官方微博参与互动
版权声明:焦作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复制、转载或建立镜像等。
联系电话:0391-8797395
分享到:
 
   

  本报讯(记者郭树勋)今年年初以来,示范区大力实施乡村规划、村容村貌、公共服务、生态环境、产业发展、文化内涵“六大提升工程”,加快美丽乡村建设步伐,力争到2019年实现美丽乡村建设全覆盖。

  乡村规划提升工程把准美丽乡村之“纲”。示范区按照“统筹城乡、覆盖全域”的要求,高标准、高质量修编完善示范区村镇体系规划,将美丽乡村建设列入规划范围,科学布局村庄,统筹安排基础设施等各项建设。分批、分期对村庄进行规划,充分考虑民居、道路、绿化、文化发展、产业发展等内容,牢固树立节能、节水、节材、环保理念,全面落实“适用、经济、绿色、美观”的建筑方针,突出保护传统风貌,逐步实现村庄规划全覆盖。严肃规划执行,规划经批准后非经法定程序不得随意修改,坚持一张蓝图绘到底,已经完成全区村镇体系规划修编工作。

  村容村貌提升工程塑造美丽乡村之“形”。示范区以清洁卫生为标准,开展农村“四改一治”行动,全面改善村容村貌。加快推进乡村道路硬化,提高通村道路标准。严格控制村庄整体布局,引导农村住宅向布局合理、功能完善、特色鲜明、节能环保方向发展。引导农户修建户内卫生间,因地制宜地推广使用三格化粪池式厕所和双瓮式厕所,新建具有完整农村污水处理系统的水冲式厕所。合理建设公共卫生间。科学指导农村垃圾分类,积极开展农村生活垃圾分类收集试点工作,推进农村生活垃圾的减量和资源化利用。目前,该区已组织相关乡镇(街道)建设建筑垃圾中转场,实现了建筑垃圾的集中堆放及转运处理。

  公共服务提升工程构建美丽乡村之“便”。示范区以方便快捷为导向,根据村庄人口情况建设不同规模的综合服务中心,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和服务体系建设,使农村居民病有所医、老有所养、学有所教、劳有所业。加强文体教育基础设施建设,完成当年创建村的文体教育服务设施建设任务。逐步完善社会保障。根据农村公共服务设施建设情况,完成当年创建村的社会保障服务设施建设任务。

  生态环境提升工程彰显美丽乡村之“美”。示范区按照“有空必绿、见缝插绿”的原则,开展农田防护、生态修复、景观营造等模式的村庄绿化,鼓励栽种本地绿化树种或果树。根据街道宽度、周边环境,选择乔木、花灌木、攀缘植物等品种,采取设置绿篱、搭建绿色走廊等形式,提高街道绿化美化水平。加强污水治理,分批、分步推进农村污水治理项目建设。加强生态治理,引导农户使用太阳能、电能、风能等清洁能源,推动各规模饲养场建设大中型沼气工程。加强农村面源污染防治,引导大型畜禽散养户退出家庭庭院,持续抓好秸秆禁烧工作,改善农村环境。

  产业发展提升工程夯实美丽乡村之“基”。示范区大力发展生态旅游农业,打造了一批乡村民俗游、农业观光游的特色旅游名村,推进了农业与旅游的深度融合发展。通过农村产业发展,壮大农村集体经济,鼓励有条件的村建立现代企业组织,探索推进村企一体化建设。鼓励农民创业创新,深入开展“百千万农民创业创新行动”,鼓励和支持农民群众发展特色产业、开发乡村旅游、经营集体资源资产等,深化农村土地流转,着力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不断增强农村发展的内在活力。

  文化内涵提升工程铸造美丽乡村之“魂”。示范区充分发挥名水、名拳、名药等资源优势,深入挖掘孝道、乡贤、传说、民俗、古民居等文化遗存内涵,使村庄形成独特的文化符号。通过建立完善村规民约,积极发挥村民议事会、道德评议会、禁毒禁赌协会、红白理事会等群众组织的作用,利用道德讲堂、党员远程教育基地、文化广场等阵地,加强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教育,不断提高农民群众的思想道德水平。同时,深入开展文明村镇创建活动,评选最美家庭、星级文明户、好媳妇、好公婆、最美村党支部书记等,培育优良家风、新乡贤文化。

 
3上一篇  下一篇4  
 
   
   
   

焦作日报社数字报刊  地址:焦作市人民路890号 报业·国贸大厦  焦作日报社主办  邮编:454002  电话:0391-8797395
豫ICP备14012713号
所有内容为焦作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
焦作日报客户端
焦作日报微信公众号
焦作网微信公众号
焦作网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