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提示
市委、市政府特别关注专业市场的规划建设工作,2016年年底,市委副书记、市长徐衣显率团到山东临沂考察学习专业市场建设工作,要求各级各部门认真学习临沂经验,结合我市城市三年改造提升行动,力争谋划建成一批竞争力强、辐射力强的专业市场。
时隔9个月,我市城乡规划委员会审议通过了《焦作市专业市场规划》,专业市场外迁整合提升工作启动在即。前期,本报相继推出4篇聚焦我市老旧专业市场的系列文章,产生了积极的社会效应。
自今日起,本报将陆续推出3篇外地市专业市场建设发展的经验文章,以期达到开拓思路、推进工作之效。敬请关注。
山东临沂,从当年一个舟车不通的革命圣地,发展到商贾云集的现代化商贸物流之都,享有“南义乌,北临沂”的美誉。
从“沂蒙老区”到“商贸名城”之变,既是一部沂蒙革命老区人民的创业史,也是新时期沂蒙人的奋斗史。探寻沂蒙商城的发展历程,总结其发展经验,无疑对我市加快商贸物流业发展,助焦作早日跻身全省“第一方阵”具有现实的指导意义。
商贸名城名不虚传。纵观临沂商城发展史,历经自发地摊、大棚式市场、专业批发市场、专业批发城、商城、国际商贸物流城六个发展阶段。尤其是近十几年来,临沂市委、市政府紧紧围绕打造“物流之都、商城临沂”的目标,把临沂商城的改造提升工程列入全市经济工作的重要议程,提出大力发展国际贸易的战略决策,在整合提升传统批发市场和加快建设现代商贸流通企业两个方面下功夫,致力于打造全国领先且与国际接轨的现代商贸城。如今,临沂商城已经发展成为全国知名的专业市场集群、重要的物流周转中心和商贸批发中心,形成全国“南有义乌、北有临沂”的商贸市场发展格局。
大流通格局基本形成。临沂现已形成稳定可靠的流通网络,批发市场每天发货量大,货物流通快、物流价格低,实现了低价格的高效物流。在临沂,“物流之都,中国临沂”的宣传语随处可见,大大提升了该地区的知名度和美誉度。
商贸流通业态齐全。临沂市除传统的现货交易外,还通过商贸促流通、内贸促外贸等措施,大力发展电子商务、会展经济、期货市场、国际贸易和全球物流等新业态,推动传统物流向现代物流、城市物流向农村物流、国内物流向现代物流拓展。
据了解,2017年临沂商城国际化工作会议提出,临沂商城市场交易额力争突破4500亿元,物流总额力争突破6500亿元,电子商务交易额力争突破1500亿元的目标。
分析临沂发展商贸物流业的做法,在市场发展理念、发展规划、政策支持、发展环境等方面,能够给我们诸多启示。
启示一:突出政府主导,政策支持“兴商建市”。临沂历届党委、政府把“商贸活市、以市兴市”作为重要发展战略,对在实践中形成的符合区域发展规划的战略部署,始终咬住目标,坚持不懈,一以贯之,努力形成有自身特色的发展优势。为此,临沂市先后出台了《关于培育发展外向型市场的意见》《关于鼓励市场经营大户兴办加工业的意见》《关于依托临沂商城加快农产品发展的意见》等一系列“含金量”较高的政策文件,在财政、土地、规划、建设、交通、公安、工商、税务、商务、金融等方面大力扶持商贸物流业发展。今年,临沂市再次出台政策,对一些布局分散、交叉经营、与市区整体规划不协调的传统老旧专业市场,实施有计划地搬迁,力争用2至3年时间基本完成市场改造提升任务,临沂商贸业布局将更趋完美。
启示二:突出规划引领,科学定位推进发展。临沂市根据各类专业市场原先没有整体规划所带来的重复交叉建设、规模档次参差不齐、空间布局不尽合理、升级改造周期短等弊端,围绕打造区域性的商贸物流基地这个发展定位要求,对发展专业市场的总体建设规划进行了不断完善。2005年,临沂市颁布了《中国临沂商贸城总体规划》,依据总体规划,将分布在市区内的90多处专业批发市场进行了整合提升改造,搬迁改造提升市场20余处,整合升级改造市场60余处;制定并实施《临沂市现代物流业发展“十一五”规划纲要》,确定在临沂市规划建设三大物流园区:一是市区西部物流园区;二是市区东部物流园区;三是莒南临港物流园区。各园区明确分工各专业市场建设,防止因为重复投资建市场和专业市场而产生的恶性竞争。今年,临沂市还编制完成了《临沂商城总体规划及空间布局规划》及会展业、现代物流、电子商务专项规划,临沂商城发展将更加科学。
启示三:突出市场主体,多元投资推进发展。该市由单一的政府投资办市场,发展到多元化投资办市场,再走到股份制及外商投资办市场等多种经济成分共同发展格局。该市在发展商贸流通业的过程中,坚持内外结合,将培植壮大本地企业与招商引资结合起来,一批现代物流项目纷纷落户临沂,形成了临沂商城“招商—兴市—再提升”的良性循环。截至目前,临沂已与世界100多个国家和地区建立经贸合作关系,临沂商贸物流业的国际化格局已经形成。
启示四:合理分类聚集,大型市场引领。临沂市先从小型市场引导发展,对传统批发市场、老旧专业市场进行整合搬迁提升,出台政策支持建设大型专业市场,形成市场集群,增强对周边地区的辐射影响力。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