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6版:教育周刊 上一版3  4下一版
取经问道 秣马厉兵 迎接高考改革新挑战
温县一中分获男女组冠军
心系教育 无怨无悔
我市两所学校榜上有名
焦作一中开展主题党课活动 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
孟州市河雍办事处中心幼儿园 召开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专题会
 
   
  数字报
 
焦作日报 | 焦作晚报 | 焦作网 | 网上投稿 | 太极拳网
上一期  下一期 版面导航    
下一篇4 2017 年11月15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取经问道 秣马厉兵 迎接高考改革新挑战
——我市高考改革培训活动纪实
移动用户:发送短信 jzsjb 到 10658300 即可订阅《河南手机报焦作版》,3元/月。不收GPRS流量费。
联通用户:发送短信 3jz 到 10655885 即可订阅《河南手机报焦作版》,3元/月。不收GPRS流量费。
电信用户:发送短信 42 到 106592066 即可订阅《河南手机报焦作版》,3元/月。不收GPRS流量费。
登录 焦作网weibo.com/jzwww焦作手机报weibo.com/jzsjb) 官方微博参与互动
版权声明:焦作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复制、转载或建立镜像等。
联系电话:0391-8797395
分享到:
  学员们在上海听专家讲座。 本报记者 李文静 摄
 
   

  本报记者 李文静

  2018年,我省将进行普通高校考试制度综合改革。面对这次恢复高考以来规模最大、涉及面最广、难度最艰巨的改革,市教育局按照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提出的把教育事业放在优先位置,发展素质教育,推进教育公平,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要求,根据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关于深化教育体制机制改革的意见》相关精神,深入贯彻落实我市“学深杭,促创新”实践活动,并组织各级教育部门以及全市31所普通高中学校的业务骨干,组成焦作高考改革“先遣部队”,踏上迎接高考改革的学习之旅。

  从上海到济南再到潍坊,他们历时7天,辗转三地、行程几千公里;他们听讲座、进校园,广泛讨论、深入思索,探寻高考改革的核心要义,借鉴高考改革的成功经验,谋划未来教育发展的应有之策,努力为焦作高考改革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

  【走进“前卫”上海 吃下高考改革的“定心丸”】

  11月初的上海,虽然已入冬,却依然能感到丝丝暖意,犹如参加上海之行的学员们的心情一样,少了几分迷茫和彷徨,多了几分踏实和温暖。

  “2014年国家高考改革方案的出台,我们曾经激动过、迷茫过、彷徨过,这一次考察活动安排得非常及时,让我们对高考改革的认识更加清晰,操作形式更加直观,总算吃下一颗‘定心丸’。”这是11月5日到11月8日,参加上海学习之行后,学员们的共同感受和体会。

  其实,来上海之初,每个学员的心中都压着一块沉甸甸的石头。学员们之所以有了高考改革的“定心丸”,源自于市教育局对此次培训活动的精心筹备,更源于上海教育改革发展实际。

  “上海的教育发展不仅具有前瞻性,而且和我省高考改革的内容相近,上海作为首批试点城市,目前刚刚经历过一次高考,有更多的教训和经验值得我们借鉴。”市教育局副局长吴童玲说。

  据悉,2014年上海作为首批试点城市,率先进行高考改革;2018年,河南将正式启动高考改革,改革内容包括:外语一年考两次,不分文理科,实行“3+3”考试模式。

  也就是说,2018年新升入高一的学生,将不再分文理科,其中语文、数学、外语为必考科目,学生从物理、化学、生物、历史、地理、政治6门课中自由选择3门来考,学生的选择权增加了,以往学校一班一教室,一学生一座位的传统教学模式将彻底被打破,走班制成为改革的必要内容。今后,高考录取不仅要看高考分数,还要看高中学业水平考试成绩,也就是会考成绩。同时,需要参考学生高中阶段的综合素质评价信息,包括艺术素养、社会实践等方面。

  事实上,上海之行,无论是听讲座,还是到有着“四大名校”“八大金刚”之称的名校参观学习,学员们对教育的发展和高考改革的认识更加清晰,由水中望月变为真真切切。

  上海复兴高级中学校长陈永平,诙谐幽默的讲课风格以及有关“创设以人为本的智慧课堂”“如何进行高结构设低结构实施”“跑与道的双向支撑”等全新课程,让学员们受益匪浅;上海市教育考试院高考命题办公室主任周群,通过中西方文化差异及对学生评价标准的不同,引出新高考背景下考试内容改革与评分规则的阐述,让每位学员都深受启发。

  除了听专家讲座外,学员们在上海建平中学、上海华东师大二附中、上海交大附中实地考察的过程中,更有了身临其境的切身感受。

  在上海市建平中学,通过该校中学课程教学中心副主任、走班教学执行负责人王长俊的深入讲解,学员们深刻认识到选班制包括全走班、大走班、小走班等形式,课程选择应遵循学生自主选择、教师指导选择、学生选择原则、家长参与选择、管理保障选择等原则。在选课走班制实施过程中,还需要注意师资问题、课时问题、座位、作业、辅导、走班人次、走班距离、走班科目、走班时间等一系列相关问题,避免走弯路。

  在参观的过程中,建平中学在走班过程中采取的“报箱式投递作业”“一人一课表”等创新做法,也给学员们留下深刻印象。

  在华东师大二附中,该校所拥有的世界领先的实验设备、丰富的教育资源以及学生们所取得的骄人成绩,让学员们大开眼界、受益颇深。

  此外,华东师大二附中副校长、中学特级教师孟祥萍,对高考改革的目的主要在于增强学生的选择性、促进高中学校特色发展和探索高中自主招生改革新路径的阐述以及对该校探索高考改革实践路径的讲述,对学员们有很强的针对性和指导性。

  “这些学校各有特色,积淀深厚。上海之行,让我们开阔了视野、更新了观念,也了解了走班选课的一些基本安排和一些教育教学的具体措施,我们将结合学校自身实际,创造性地应用到日常教育教学实践中,助力学校发展。”焦作一中校长侯亚峰说。

  【转战“厚重”山东 把准高考改革的“脉搏”】

  11月8日,结束上海之行转战到山东时,虽然气温下降,寒气袭人,但扑面而来的浓厚的文化氛围,让学员们感受到了历史的厚重和热度。

  在有着上百年历史的省级重点高级中学——山东省济南第一中学,校史馆里,展示着该校历经百年的发展变革,陈列着饱经历史风霜的成绩单、学生证等珍贵物品;校园里,矗立着既是济南一中的学生又是老师的国学大师季羡林的塑像,激励着学生们不断拼搏奋进。

  园林式的校园环境、学生可以自由选择的“自助餐式”的艺术课程……在山东省实验中学的实地考察中,让学员们感受到了该校对学生人文精神和素质教育的重视。

  不过,给学员们留下印象最深的当属有着百年历史的潍坊中学。该校历史悠久,历经岁月沧桑。该校颇具文化气息的历史厅,以“时光隧道”的形式,记录着潍坊中学由文华馆、文华书院、文美书院、文美女中、广文大学、潍县私立广文中学到潍坊二中的发展史,让学员们在时光穿越中,领略到该校厚重的历史文化。

  “不得不说,潍坊中学以‘人文,惟真,为发展而教育’为办学理念,以建设人文校园、人文管理、人文情怀、人文关爱、人文课程为途径,构建人文课堂教学模式,对我们的学校建设和发展很有启发。”温县教育局副局长田二军说。

  如果说,学校悠久的历史文化和浓厚的人文精神带给学员们的是心灵的触动,那么济南、潍坊两市对高考改革的探究,则让学员们进一步把准了高考改革的“脉搏。”

  “和上海不同的是,山东是人口大省、生源大省,在教育资源、教育发展等方面和河南有着很多相似之处,此外山东的很多经验是建立在上海和杭州的基础之上的,对于我们来说具有较大的指导意义。”武陟一中校长马东升说。

  据悉,山东省高考改革从2017年入学的高一新生开始,2020年高考将实行“3+3”的考试模式。11月9日到11日,通过对济南一中、山东省实验中学、昌乐二中、潍坊中学等学校在高考改革中的探索,学员们对高考改革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山东实验中学副校长刘庆华指出,高考改革将对高中教育产生深远影响,以往“一考定终身”的模式将发生改变,语文能力和语文素养的培养愈发重要,今后高考的“指挥棒”将完全指向全面素质教育,生涯教育规划必将日益重要,中国的教育体制需要拔尖创新人才。

  对于新一轮高考改革的本质,潍坊中学副校长孟令森说:“就是促进每个学生的个性发展,为每个孩子提供适合的升学通道,打通高中与大学教育的人才培养体系,给高中和高校办学自主权。”

  孟令森认为,新一轮改革带来的挑战主要是如何指导学生选择和如何满足学生的选择的问题。选择主要体现在科目、老师、考试时间和次数,选择时应该考虑到学生的兴趣、潜力和特长,希望升入的大学和专业,未来就业与生涯规划。学校对学生的发展指导工作从高一开始,真正的选课、走班可以从高二开始。

  孟令森提出的分单元、分类别、分层次的小走班,即在尽可能满足学生选择的基础上,依据学生的选课结果,优先将三科选择相同的学生组成行政班,其次将两科相同的学生组成行政班、其他学科走班,并对走班的学科实施学科分层教学,这种相对稳定的走班形式,得到学员们的广泛认同。

  “山东之行,不仅让我们看到各个学校深厚的文化底蕴,更让我们了解了走班选课的一些基本原则和具体实践,帮我们解除了很多高考改革的困惑。”博爱一中校长焦国立说。

  【审视教育现状 思索筹划迎接高考改革的新模式】

  “当前高考改革已经迫在眉睫,每个人心中都有着从未有过的压力和紧迫感,这次培训活动真是一场及时雨,让我们认清了今后努力和发展的方向。”沁阳市教育局副局长张冰忆说。

  此次参加高考培训的80多名学员,不仅是焦作高考改革的引领者和践行者,更肩负着成千上万名焦作学子的前途和命运。

  “学习归来,我们应该审视我市当前的教育现状,认真思索、广泛讨论,把积极探索适应高考改革的新的教育模式作为义不容辞的责任和担当。”市教育局师训科科长刘小雨说。

  其实,近年来我市的教育事业发展迅猛,成绩显著。高考的相关成绩指标,更是由原来的低于全省水平发展为远远超过全省平均水平,呈现逆势增长的发展态势。当前,面对即将到来的高考改革,每所学校都在积极备战,迎接挑战。

  对于走班制如何实施的问题,孟州一中校长薛建设说:“从走班来说,我们更倾向于山东采取的小走班,能保持相对稳定的行政班级便于学校管理,下一步我们要分析本校实际情况,提前制订选课走班的预案,力争在实施选课走班的过程中思路清晰、措施得力、有条不紊。”

  温县一中校长朱瑞晨认为,迎接高考改革,应该早谋划、早安排,现在就要着手准备新高考模式的宣传普及工作,提前在师资建设、教师规划、综合素质培养和生涯规划课程上做好准备工作。

  市第十一中学校长王水利表示:“通过学习考察,使我们对河南的高考改革有了一定的了解,新高考不仅仅是高考制度上的改革,更是家长、教师、学校在学生教育上的一次重要转变,既要重视学生的学习成绩,又要重视学生综合素质能力的培养。针对新高考,学校要从软硬件上提前规划,避免临阵磨枪。

  通过这次到上海、济南、潍坊的学习考察,修武一中已经有了初步的发展规划:从高一年级新生入学就积极帮助他们进行生涯规划,使他们逐渐明确自己的兴趣爱好;高二要帮助学生选择科目、做好选课有班;高三要做好学生的素质提升工作,确保以最好的状态迎接高考。

  按照国家出台关于民办教育发展的要求,作为民办学校的焦作市北清中学,下一步将规范办学秩序,提高办学质量,构建科学合理的教学组织结构和综合素质评价体系,强化学生学业及职业素质评价体系,做好苗子生培养工作,为不同层次的学生拓展多种发展空间。

  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提出:“建设教育强国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基础工程,必须把教育事业放在优先位置,加快教育现代化,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当前,我省高考改革的号角已经吹响,我市迎接新高考的大幕已经拉开。相信在我市各级教育部门、学校和广大教育工作者的共同努力下,我市一定能走出一条适应高考改革发展的“焦作样本”,办出有质量、让人民满意的教育,为建设“四个焦作”、推动焦作早日跻身全省“第一方阵”作出新的贡献。

 
下一篇4  
 
   
   
   

焦作日报社数字报刊  地址:焦作市人民路890号 报业·国贸大厦  焦作日报社主办  邮编:454002  电话:0391-8797395
豫ICP备14012713号
所有内容为焦作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
焦作日报客户端
焦作日报微信公众号
焦作网微信公众号
焦作网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