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朱传胜)11月13日上午,市中医院在该院五楼会议室举行欢送该院医保办主任丁云鹏赶赴郑州捐献造血干细胞仪式。据市红十字会确认,丁云鹏是我市第五十二名造血干细胞捐献者,也是我市首例回族造血干细胞捐献者。
据市红十字会相关负责人介绍,我国每年新增白血病等血液病患者4~6万人,大多数患者需要进行造血干细胞移植才能获得新生。而造血干细胞移植的关键,是白细胞抗原HLA配型问题。通常,同胞兄弟姐妹的配型相合率为25%,非血缘关系的相合率更低,常见的分型相合率只有四百分之一到万分之一,罕见为百万分之一。今年8月29日,一名10岁的白血病患儿与丁云鹏的白细胞表面抗原分型初步相合。9月13日,经过高分辨检测和全面体检以及专家评估,丁云鹏符合捐献造血干细胞的条件。根据中国造血干细胞捐献者资料库国家管理中心的统筹安排,11月13日上午,丁云鹏赴郑州为患者捐献造血干细胞作准备。17日,丁云鹏将在河南省肿瘤医院为上海市儿童医学中心白血病患儿捐献造血干细胞。
据了解,丁云鹏于2003年3月25日成为我市第一批加入中国造血干细胞捐献者资料库的捐献志愿者。在接到配型相合的通知后,他积极配合市红十字会的工作人员,进行了高分辨再次检测和身体各项指标的检查。“作为一名中华造血干细胞的志愿者,能够有机会用实际行动实践志愿者的誓言,我感到很荣幸。虽然我不知道要救助的人是谁,但是知道他是一名10岁患白血病的儿童,能挽救一个孩子的生命,我觉得特别有意义!”在欢送仪式上,丁云鹏说。
据介绍,近年来,市中医院大力倡导“人道、博爱、奉献”精神,广大员工积极参与造血干细胞捐献活动。2003年,该院的丁云鹏等多名员工成为我市第一批加入中国造血干细胞捐献者资料库的捐献志愿者。今年,又有20名员工先后加入到了中国造血干细胞捐献者资料库。此前,该院有两名员工与患者初分相合,但因高分不合,未能捐献。
“10月30日,市红十字会关于丁云鹏捐献造血干细胞配型成功向我院发函后,院领导班子高度重视,妥善安排并积极做好配合工作,并且在全院范围内发起向丁云鹏同志这一人道义举的学习活动。”该院副院长宋胜利如是说。据悉,丁云鹏是该院首位造血干细胞捐献者,同时也是市直卫生系统第三位造血干细胞捐献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