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董柏生)昨日9时,市太极体育中心景观池改造项目在市公共资源交易中心开标评标。记者通过设在二楼大厅的监控大屏和监控室里的大屏幕注意到,焦作市第六评标室墙上“焦作市公共资源首次远程异地评标焦作评标现场”的横幅格外显眼,3名专家正在认真评标,沁阳市远程评标室里2名专家参与评标的画面清晰可见。
“这是我市实行远程异地评标的第一个项目,我们也是河南省首家实行公共资源远程异地评标的地市。”市公共资源交易中心党支部书记、主任魏海晓告诉记者。
“远程异地评标,就是依托互联网信息技术,让身在不同地点的专家通过专门研发的在线评标系统,能同时开始、在线讨论,远程完成项目评标工作。”魏海晓说,“这项技术的运用,不仅有利于克服评标专家资源不均衡的问题,也有利于进一步提高评标工作效率,降低招投标成本。”
据了解,普通的评标要求专家们集中到开标所在地,开标后面对面讨论,直到评出中标结果。在这个过程中,可能会因为本地专家数量少需要聘请外地专家,增加车接车送、食宿安排、交通安全等隐性成本,拖延开评标时间,并且极有可能出现对评标专家的“攻关”和人为干扰现象。而远程异地评标打破了这种空间限制,开标前24小时之内,被抽中的专家只被告知项目代码,外地专家参与评标时,只要在当地的公共资源交易中心完成身份验证、进入评标室,就能通过系统共同完成相关评标工作。整个评标过程自始至终都在音频视频监控下进行,专家操作全程留痕,可控可查。
“下一步,我们将加快与焦作其他县(市)公共资源交易中心的对接,配置远程评标室、搭建网络专线,积极推动焦作公共资源交易中心和其他地市及省外城市交易中心联网,进一步加强区域合作,开展远程异地评标,提高评标效率和质量,逐步实现公共资源交易市场一体化发展。”魏海晓说。①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