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是我无偿献血的第十七个年头了,献血已经成为我多年的习惯,对我来说是一件很普通的事情,但对需要的人来说却能救命。一想到这些,我就觉得自己坚持了这么多年的事情是值得的。”11月16日,早早到爱心献血屋参加无偿献血的葛伟峰说。
家住山阳区的葛伟峰,是一名工人。从2000年开始,葛伟峰就加入了无偿献血的队伍。到今年,他已整整坚持了17年,捐献全血21次,捐献血液总量8400毫升。
“葛师傅,你又来啦!”当日,葛伟峰一踏进爱心献血屋,工作人员就热情地招呼他。“一开始就是试试,没想到能坚持这么多年。”葛伟峰对自己第一次无偿献血的经历依然记忆深刻,“那是2000年,流动献血车开进我们单位,领导号召大家主动参与无偿献血。当时我刚从部队退役,就报了名,献了400毫升的全血。”从此,葛伟峰就成了一位定时参加无偿献血的志愿者。
2010年,葛伟峰将每年献血一次增加到每年献血两次。“多参加几次无偿献血不仅能帮助更多的人,也对自己的身体健康有好处。”葛伟峰说,“人体血液是在不断新陈代谢的。我通过上网查资料了解到,献血会刺激造血功能,促进新陈代谢,根本不会影响身体健康。而且,人体约有20%的血液存在于肝、脾等器官内,一旦失血,这些存储的血液会迅速补充容量,不会影响正常的血液循环。”
无偿献血证对葛伟峰来说,是爱心的见证,更是一种责任。“希望我多年的坚持,能带动更多的人参加到无偿献血的队伍中来,用少量的鲜血挽救更多的生命。”葛伟峰说。⑨
本报记者 李瑞雪 文/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