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修武县坚持把民心放在基层党建工作首位,以民心导向为总统领,以“逐村观摩、整乡推进”为抓手,抓基层打基础、抓整体补短板,大胆探索民心导向党建6项制度在农村落地、用党建美学统筹村级组织活动场所建设等一系列创新做法,用民心导向统领农村基层党建各项工作,筑牢了农村党建的“四梁八柱”。
重心向下,基层战斗堡垒更加牢固
抓党建看实绩,将党建责任压下去。该县建立健全了乡、村两级党组织书记抓党建工作目标责任清单,乡镇党委书记从“抓履职示范、抓干部队伍、抓党员管理、抓组织建设、抓保障落实”五个方面,农村党支部书记从“抓班子、带队伍、优服务、重保障、建阵地”五个方面,明确全年党建工作重点。同时,将党建责任清单纵向、横向延伸,探索建立乡镇党委副书记、党委委员、农村党支部委员抓基层党建工作的实绩清单。
保障基层,钱向农村投入。从2016年起,该县用两年时间,筹资2000余万元,从硬件建设、软件建设、功能提升等方面,通过提升一批、修缮一批、新建一批,对全县187个行政村的村级组织活动场所进行全面改造升级。同时,将村级组织阵地美学、乡村民宿等多种元素融入其中,选取3~5个试点村进行高标准建设,努力打造村级组织活动场所美学经典的新标杆。此外,该县连续3年提高农村两委会干部工作报酬和村级组织活动经费。仅2017年,该县财政就投入3027万元。其中,新增基层党建专项工作经费1000万元,与2014年相比,增幅达303.7%。
服务群众,人往农村下沉。该县认真落实民心导向党建6项制度,大力实施基层党组织联建工程,全县102家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与187个行政村结对帮扶,组织4400余名党员干部职工走进5.5万户群众家中,与群众“攀亲戚”,在全县范围内构建以统战和群团组织为依托的横向网格和以各级党组织为依托的纵向网格,让每个村都有1个共建单位,每名村民都有1名机关干部“亲戚”,逐步提升群众对党组织和党员的认同度、满意度。
重在经常,农村党建筋骨得到强壮
融入日常,抓在经常。该县推行的“逐村观摩、整乡推进”工作,采取每季度举行一次集中观摩,通过听介绍、看阵地、查资料、测素能、打评分等程序,查看各行政村的民心导向党建6项制度落实情况,党建责任履行情况,村党支部书记作用发挥、党员队伍建设等情况,“三会一课”、组织生活会、主题党员活动日、“四议两公开”等制度落实情况,抓党建促扶贫、“设星定级、评星晋级”等情况和村级活动场所建设、功能使用、经济发展和为民服务等情况。绘制“1+9”组织生活路线图,以“三会一课”制度为主线,规范党内组织生活。“1”即以“三会一课”制度为主线,“9”即组织生活会、民主生活会、民主评议等9项基本制度。
持之以恒落实党员活动日制度。从1996年起,该县就将每月的26日作为全县统一的党员活动日。在内容上,以理想信念教育为重点,实行“2+X”活动模式。“2”为规定动作,包括重温入党誓词、集中缴纳党费;“X”为自选动作,可从政策理论学习、走访联系群众、民主议事、民主评议等内容中自行确定活动主题。在程序上,活动日前3天,各党支部要确定主题、时间、地点,并通过公告栏、电话、短信、微信等方式告知每位党员;活动期间,各项议程由党支部书记主持,严格按照确定的程序进行;活动结束后,各党支部要对活动内容、形式、效果等进行总结、评估。
高标准开展“设星定级、评星晋级”活动。把“设星定级、评星晋级”作为夯实农村党建工作、推动农村健康发展的重要抓手,由党员参与扩展到普通群众参与,并将群众评议结果按照40%的比例纳入星级党支部考核,将“评星定级”结果与农村干部报酬挂钩,进一步调动农村干部干事创业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亮身份、亮职责、亮承诺”,将党组织“设星定级、评星晋级”活动向农村无职党员延伸。该县在各行政村设立政策宣传岗、村务监督岗、矛盾调解岗等岗位,让无职党员人人有岗位、个个有担子。在全县7200个农村党员家庭悬挂共产党员户牌,将各村年度重点工作和村两委会干部职责分工公开上墙,在村级党员群众服务中心设立党员示范岗,有6500余名农村党员签订了承诺书。
匠心独运,基层党建创新层出不穷
叫响“人民至上、共产党好”。该县紧紧围绕民心导向,探索出加强基层党建的新路子,收到“为党分忧、为民解难、为干部提劲、为转型发展与产业升级提速”的良好效果。制度创新在农村落地生根,联系与服务群众制度、解决难题隐患制度、透明决策制度、民主评议制度等制度环环相扣,闭环运行,初步构建起完整的机制体系。
跳出就党建抓党建的圈子,结合美丽乡村建设,七贤镇韩庄村、西村乡黑岩村、五里源乡河湾村等党建美学试点村,以美丽村级活动场所为引领,示范带动群众,重点发展乡村游、民宿游,实现农村经济“绿富美”。其中,因煤而兴的七贤镇韩庄村,作为省级美丽乡村建设试点村,已建成集党员群众服务中心、游客服务中心为一体的村级组织活动场所,实现由“黑色印象”到“绿色主题”的转变。
普惠于民,共建共享成为党建新常态
民心是最大的政治。“逐村观摩、整乡推进”成为该县民心导向6项制度在农村落地生根的重要推手,探索实施党建联建、共建共享工程,广泛开展联系服务群众全覆盖工作,实现党群干群的思想同心、目标同向、行动同步。
联系服务群众的全覆盖、无死角,党员干部服务群众实现常态化,每一位村民都能享受到党建成果。各级联户干部深入联系对象家中,向群众发放统一制作的印有本人姓名、职务、联系方式的党群连心卡。同时,要求每名联系干部每年与联系对象见面不少于2次,每月电话、短信联系不少于1次。目前,该县各级党员干部先后为群众解决就学、就医、就业、社保等方面的意愿诉求2699条。针对联系走访过程中收集到的群众反映的难题隐患和建议,该县实行组、村、管区、乡镇、县5级网格化解决模式。每个网格实行网格长负责制,分别由联户干部、联系单位主要负责同志、副县级领导干部、包乡县委常委、县委书记担任。每月26日前,各级网格长要及时上报本级网格不能解决的群众诉求,在每季度梳理汇总后向县委上报进行集中解决。县委每季度召开一次推进反馈会,发放一次“民心大礼包”,通过写信告知、与群众见面或发放实物进行慰问等方式,向群众反馈难题隐患落实解决情况。截至目前,该县共有19.6万人次直接受益。
崔红星 王明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