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气渐渐转凉,冬天向我们悄悄走来,我似乎听到了天鹅从远方飞来的声音。
天鹅以悠扬的叫声、优雅的姿态和高傲的气质,赢得人类的崇拜和喜爱,被人们称之为“天之骄子”。能够近距离地观看天鹅嬉戏、游水、觅食、起飞、降落等一系列动作,真是幸事和福气,因为那是一种难得的视觉享受。
生活在黄河岸边的三门峡人就有这样的幸事和福气。每年冬季,天鹅总会如期而至,在市区南郊的城市湿地公园过冬。你也许会问其中的缘由,查阅有关资料得知,这是由于三门峡大坝的缘故,每年10月至次年6月库区蓄水时,黄河便在这里形成了一个季节性湖泊,特别是形成了广阔的湿地,优美天然的生态环境,吸引着大批冬季候鸟来此栖息,除了天鹅,还有黑鹳、白鹳、大鸨等国家一级保护动物,大约有800多种动物来此共生。那是一幅美丽动人的场景:漫长的大河堤岸,河水碧波荡漾,林木参差交错,湿地时隐时现,众多的天鹅游弋其中,仿佛水中开放着圣洁典雅的雪莲。它们悠然自得,时而引吭高歌,时而婉转低鸣,时而凌空亮翅,时而掠水起舞,画面灵动,不断变换,充满无限生机。
在河南,黄河湿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横跨三门峡、洛阳、济源、焦作四个市,东西长301公里,而三门峡段就达205公里。在三门峡湖滨区湿地公园过冬的天鹅数量,占河南全省越冬天鹅总数的95%。
凛冽的寒风中,前来观赏的人们,沿着湖边事先搭好的栈道缓缓移动,有的兴奋地惊叹,有的忙着抓拍镜头,有的向湖中抛撒食物,有的招手呼唤。远处湖面上游动的天鹅,好像没有受到丝毫惊扰,三五成群地自由嬉戏。是呀,天鹅年年来,游人应时到,天鹅对岸边的热闹可能早已司空见惯、习以为常了,只不过物是人非罢了。我们排队观看天鹅,何尝不是主动地接受天鹅的检阅呢!当然,有的天鹅是年年光顾的常客,有的是初来乍到的新贵,有的是不再回返的过客,这与岸边人群的变动又是何其相似啊!岸边人群中,有长年在此守护的管理员,有经常前来拍照的摄影爱好者,大多数是偶尔来此观光的游人。
在我看来,天鹅要比游人轻松自在得多,它们没有来回携带的负重,没有期望达到某种目的的牵挂,按时而来,到时而走,不顾念一口尚未到嘴的美食,不怜惜一片掉落的亮羽,嘎,嘎,嘎……它们总是那么潇洒快乐。
三门峡湖滨区天鹅湖,过冬的天鹅主要分布在王官、三水厂和上村,其中王官的天鹅数量最多。如果以进入市区的公路大桥为界,天鹅全部在桥西栖息,桥东没有一只天鹅。缺少了天鹅的湖面,自然显得有些落寞,这也让桥东的天鹅湖在名称上添了些虚妄。天鹅之所以不来湖东,那是因为这里没有天鹅栖息的自然条件,尽管我们渴望与这些精灵们在湖东更近距离地相遇,但对天鹅等候鸟而言,无论哪类游客,都是它们生命的戕害者,不管是有意或无意。
我们都是自然之子,对于所有的自然之子,无论植物还是动物,无论蓝天还是白云,我们都没有办法改变它们应有的状态。人类随季节变换休养生息,候鸟随季节更替而飞翔。